“鳴鞘踏月大堤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鳴鞘踏月大堤長”全詩
十里青漪菱草蕩,四山紅雨杏花岡。
客從民氣覘春事,人在枝頭看艷陽。
長使舟平風色好,世間何世有羊腸。
分類: 西湖
《領客泛西湖客賦詩次韻》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領客泛西湖客賦詩次韻》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領客泛舟在西湖上游覽的景色和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鳴鞘踏月大堤長,
船只鳴動,踏浪行駛在延綿的大堤上,
鼓枻穿云落日黃。
船帆催動,穿越云層,迎接夕陽的余暉,
十里青漪菱草蕩,
河面上泛起十里長的青綠波紋,菱草隨波漾動,
四山紅雨杏花岡。
四周群山上的杏花像紅色的雨點灑落,
客從民氣覘春事,
游客隨著當地居民的氣氛,一同欣賞春天的景色,
人在枝頭看艷陽。
人們站在樹枝上,俯瞰著明媚的陽光。
長使舟平風色好,
長久以來,船只在平靜的湖面上航行,風景宜人,
世間何世有羊腸。
世上難得有像羊腸一樣曲折的風景。
這首詩詞通過對西湖游覽的描繪,展現了自然風光的美麗和人與自然的和諧。作者運用生動的詞語,描繪出波光粼粼的湖水、絢麗的杏花和明媚的陽光,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愉悅與享受。同時,詩中融入了游客與當地居民的互動,使整個畫面更加生動活潑。通過船只在湖面上的航行,表達了長久以來湖光山色的恒久美好,以及人們在其中所感受到的寧靜與愉悅。
此詩所展示的景色和情景,描繪了西湖的美麗景致,以及游客在此享受春天的愉悅。魏了翁以獨特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能力,將讀者帶入了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們仿佛親臨其境,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魅力。同時,通過描繪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詩中還蘊含了詩人對于人類與自然共存共榮的向往和思考。
總之,這首詩詞以其美麗的描繪和深遠的意境,向讀者展示了西湖的風景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于和諧共存的向往,同時也能從中體會到魏了翁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寄托。
“鳴鞘踏月大堤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ng kè fàn xī hú kè fù shī cì yùn
領客泛西湖客賦詩次韻
míng qiào tà yuè dà dī zhǎng, gǔ yì chuān yún luò rì huáng.
鳴鞘踏月大堤長,鼓枻穿云落日黃。
shí lǐ qīng yī líng cǎo dàng, sì shān hóng yǔ xìng huā gāng.
十里青漪菱草蕩,四山紅雨杏花岡。
kè cóng mín qì chān chūn shì, rén zài zhī tóu kàn yàn yáng.
客從民氣覘春事,人在枝頭看艷陽。
zhǎng shǐ zhōu píng fēng sè hǎo, shì jiān hé shì yǒu yáng cháng.
長使舟平風色好,世間何世有羊腸。
“鳴鞘踏月大堤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