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隨流水到溪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隨流水到溪橋”全詩
盆栽怪木緣能畫,池養嘉魚不入庖。
聞道水松三百步,夢隨流水到溪橋。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送塵老歸舊房》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塵老歸舊房》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送別朋友塵老回到他的茅屋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數間茅屋殘山外,
片石崚嶒樹影交,
給假兩旬秋易盡,
相尋一舍地非遙。
盆栽怪木緣能畫,
池養嘉魚不入庖。
聞道水松三百步,
夢隨流水到溪橋。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茅屋、山石、樹影、盆栽、池水等景物,表現了深山中的寧靜與樸素的生活。這里的茅屋位于殘山之外,山石崚嶒,樹影交織,展現出一幅山水之間的和諧景象。詩中提到了兩旬的時間,點明了時光易逝,人事易變。然而,這短暫的相聚并不代表距離的遙遠,相互尋訪之間的距離并不遙遠。
詩中還提到了盆栽和池水,盆栽是怪木,擁有獨特的形態,可以成為繪畫的對象,而池中養著美麗的魚兒,它們不會被用來烹飪。這些景物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對自然生態的尊重。
最后兩句中,詩人聽說水松位于三百步之外,他的夢隨著流水流向溪橋。這里的水松是指生長在水邊的松樹,它與流水、溪橋相互呼應,傳達了詩人追求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心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對寧靜、樸素生活的向往,以及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情感。它讓人們感受到山水之間的美好,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由、夢想和追求的追逐。
“夢隨流水到溪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 lǎo guī jiù fáng
送塵老歸舊房
shù jiān máo wū cán shān wài, piàn shí léng céng shù yǐng jiāo,
數間茅屋殘山外,片石崚嶒樹影交,
gěi jiǎ liǎng xún qiū yì jǐn, xiāng xún yī shè dì fēi yáo.
給假兩旬秋易盡,相尋一舍地非遙。
pén zāi guài mù yuán néng huà, chí yǎng jiā yú bù rù páo.
盆栽怪木緣能畫,池養嘉魚不入庖。
wén dào shuǐ sōng sān bǎi bù, mèng suí liú shuǐ dào xī qiáo.
聞道水松三百步,夢隨流水到溪橋。
“夢隨流水到溪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