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殿清燈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殿清燈冷”全詩
掩關人跡外,得句佛香中。
鶴睡應無夢,僧談必悟空。
坐驚窗欲曉,片月在林東。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宿寺》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寺》是一首宋代徐照所作的詩詞。這首詩表達了在古老的寺廟里過夜的情景,描繪了清冷的古殿、風掃虛堂,以及掩藏在寺廟中的人跡和佛香。詩中還提到了鶴的安靜入眠與僧人的領悟,以及坐在窗前驚覺天將破曉,片月懸掛在東林之中。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營造出一種寧靜、寂靜的氛圍。清冷的古殿和虛堂,以及掩關外的人跡,使讀者感受到寺廟中的寧靜與幽靜。詩中的葉掃風、佛香等意象增添了一絲清新的氣息,使人仿佛能夠聞到香煙的繚繞和微風的拂過。
詩中提到的鶴睡應無夢和僧談必悟空,表達了僧人在修行中的境界和心境,以及對禪宗思想中空性的領悟。鶴的入眠和僧人的領悟都展現出一種超脫塵俗、超越世俗的境地。
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坐在窗前,突然驚覺天將破曉,東方的片月還掛在林間。這一情景給人以時光流轉的感慨,也暗示了一天的開始和新的生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寺廟的寧靜與幽靜,以及寺廟中的人跡和佛香,表達了超脫塵俗、領悟空性的境地。同時,詩中對鶴的描繪和窗前天將破曉的情景,也給人以時光流轉和新的開始的感慨。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將寺廟的寧靜和禪宗思想的境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安靜、超越塵世的思考與感悟。
“古殿清燈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sì
宿寺
gǔ diàn qīng dēng lěng, xū táng yè sǎo fēng.
古殿清燈冷,虛堂葉掃風。
yǎn guān rén jī wài, dé jù fú xiāng zhōng.
掩關人跡外,得句佛香中。
hè shuì yīng wú mèng, sēng tán bì wù kōng.
鶴睡應無夢,僧談必悟空。
zuò jīng chuāng yù xiǎo, piàn yuè zài lín dōng.
坐驚窗欲曉,片月在林東。
“古殿清燈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