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聽錢塘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聽錢塘曲”全詩
一代顏容盡,千年名姓存。
善緣依佛地,巧詠任人言。
幾聽錢塘曲,風松靜似喧。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題真娘墓》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真娘墓》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骨成泉下土,何物是游魂。
一代顏容盡,千年名姓存。
善緣依佛地,巧詠任人言。
幾聽錢塘曲,風松靜似喧。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真娘的墓地。她的遺骨化為泉水下的土壤,不再有任何游魂留存。她的容顏已經消逝,但她的名字和家族的姓氏卻在千年之后仍然留存。她的善緣如同依附在佛地上,而她的巧妙詠唱則任由人們傳頌。詩人曾幾次聆聽過錢塘曲,那里的風聲和松樹的靜謐仿佛已經超越了塵囂喧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真娘的墓地為背景,通過對墓地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的人的懷念和對時間的思考。詩人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真娘的容顏與名姓、善緣與巧詠進行對照,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真娘已經離世多年,但她的名字和姓氏仍然留存,這種對名字和姓氏的執著讓人們感受到時間的力量。詩人通過描述錢塘曲的風聲和松樹的寧靜,營造出一種超脫塵囂的氛圍,進一步強調了詩詞中的思想,使讀者在寂靜中感受到了詩人對逝去之人的思念和對生命的反思。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意境,通過對逝去之人的懷念和對時間的思考,傳達了對生命的珍視和對人事變遷的思考。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之人的深情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幾聽錢塘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ēn niáng mù
題真娘墓
gǔ chéng quán xià tǔ, hé wù shì yóu hún.
骨成泉下土,何物是游魂。
yī dài yán róng jǐn, qiān nián míng xìng cún.
一代顏容盡,千年名姓存。
shàn yuán yī fú dì, qiǎo yǒng rèn rén yán.
善緣依佛地,巧詠任人言。
jǐ tīng qián táng qū, fēng sōng jìng shì xuān.
幾聽錢塘曲,風松靜似喧。
“幾聽錢塘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