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思管鮑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思管鮑交”全詩
山河破瓦色,產物無豐饒。
土薄黍無力,膠粘難久牢。
中間靈者人,亦復多輕澆。
憫今不逮古,空思管鮑交。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憫交》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憫交》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道轉末動,氣序多差肴。
山河破瓦色,產物無豐饒。
土薄黍無力,膠粘難久牢。
中間靈者人,亦復多輕澆。
憫今不逮古,空思管鮑交。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悲憫之情。詩中揭示了天道逐漸衰敗、秩序混亂的景象,山河破敗、土地貧瘠,農作物不豐收,人們艱難地生活著。詩人也提到了有智慧的人們,但他們也遭受著各種困擾和輕薄的待遇。最后,詩人懷念古代賢人管仲和鮑叔牙的時代,對當下社會的衰落感到惋惜。
賞析:
《憫交》通過描繪社會的衰敗和困境,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憂慮和悲憫之情。詩詞運用了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將社會的不景氣、山河破敗、土地貧瘠等景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智者的關注和同情,揭示了他們面臨的困境和輕薄的遭遇。最后,通過對古代賢人的懷念,詩人表達了對當下社會衰落的不滿和思考。
整首詩詞以悲憫的情感為主線,通過對社會狀況的揭示和對智者的關注,傳遞了對時代變遷和社會衰落的憂慮。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態度,以及對傳統價值的思考。它通過簡練而深刻的語言,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悲憤和對美好時代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空思管鮑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n jiāo
憫交
tiān dào zhuǎn mò dòng, qì xù duō chà yáo.
天道轉末動,氣序多差肴。
shān hé pò wǎ sè, chǎn wù wú fēng ráo.
山河破瓦色,產物無豐饒。
tǔ báo shǔ wú lì, jiāo nián nán jiǔ láo.
土薄黍無力,膠粘難久牢。
zhōng jiān líng zhě rén, yì fù duō qīng jiāo.
中間靈者人,亦復多輕澆。
mǐn jīn bù dǎi gǔ, kōng sī guǎn bào jiāo.
憫今不逮古,空思管鮑交。
“空思管鮑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三肴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