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坡重疊無平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坡重疊無平屋”全詩
小坡重疊無平屋,四月陰寒尚裌衣。
山到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綠相圍。
暮云不隔東南望,一片遙兼白鳥飛。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高山寺晚望》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高山寺晚望》是徐照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石路近門方不險,
刺桐疎處見僧歸。
小坡重疊無平屋,
四月陰寒尚裌衣。
這首詩以高山寺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晚上眺望寺廟的景象。石路靠近寺門的地方并不險峻,刺桐樹稀疏的地方可以看到僧人回寺歸來。小山坡層層疊疊,沒有一間平坦的房屋,四月的天氣陰冷,仍需穿上薄衣。
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安靜、寂寥的氛圍。高山寺被描繪成一個寧靜而偏僻的地方,石路的險峻程度與僧人的歸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山坡層疊的形象增加了這個地方的險峻和不平凡之感。四月的天氣寒冷,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繪了作者眺望遠處的景象。作者說,山峰延伸至道州,高聳無比,水流從湘口分出,環繞山峰,形成了一幅美麗的景色。暮云不擋住東南方向的視線,可以遠眺到遙遠的地方,一片云霧中還飛翔著白色的鳥兒。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高山寺的景色,通過描寫山峰、石路、刺桐樹、小山坡、四月的天氣以及遠處的山水云霧,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受。詩詞中透露出一種寧靜、凄涼和遠離塵囂的情感,讓讀者感受到山寺的幽靜和與大自然的融合。
“小坡重疊無平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shān sì wǎn wàng
高山寺晚望
shí lù jìn mén fāng bù xiǎn, cì tóng shū chù jiàn sēng guī.
石路近門方不險,刺桐疎處見僧歸。
xiǎo pō chóng dié wú píng wū, sì yuè yīn hán shàng jiá yī.
小坡重疊無平屋,四月陰寒尚裌衣。
shān dào dào zhōu gāo mò bǐ, shuǐ fèn xiāng kǒu lǜ xiāng wéi.
山到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綠相圍。
mù yún bù gé dōng nán wàng, yī piàn yáo jiān bái niǎo fēi.
暮云不隔東南望,一片遙兼白鳥飛。
“小坡重疊無平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