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江頭春水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月江頭春水漲”全詩
明月江頭春水漲,小船撐岸拾流薪。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江上翁》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上翁》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身居江邊的老翁,盡管貧窮卻自己編織漁具,用素凈的漁網捕魚。詩中也描繪了明亮的月光下,春水上漲,老翁駕著小船靠岸撿拾漂浮的柴薪。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頭老翁不為貧,
自織笭箵張素鱗。
明月江頭春水漲,
小船撐岸拾流薪。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老翁的生活場景,展現了他的堅韌和勤勞。盡管貧窮,老翁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自己編織漁具,用心地從江中捕撈食物。他用素凈的漁網張開,期待著能夠捕獲到滿滿的漁獲,以應對生活的需要。
詩詞中還出現了明亮的月光和春水上漲的描寫。明月高懸于江頭,照亮了周圍的一切,映照著老翁辛勤勞作的身影。而春水漲潮,象征著生命和希望的綿延。老翁駕著小船,靠著岸邊,撿拾著漂浮的柴薪,這是他在艱難環境中尋找生活資源的努力。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老翁的節儉、勤勞和樂觀的精神。盡管生活貧困,他并不氣餒,而是用自己的雙手努力謀生。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對生活的堅守令人欽佩,同時也寄托了作者對普通勞動者的贊美和敬意。整首詩意蘊含了一種深深的人生哲理,呼喚著人們在困境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堅持努力,追求更好的明天。
“明月江頭春水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àng wēng
江上翁
jiāng tóu lǎo wēng bù wéi pín, zì zhī líng xīng zhāng sù lín.
江頭老翁不為貧,自織笭箵張素鱗。
míng yuè jiāng tóu chūn shuǐ zhǎng, xiǎo chuán chēng àn shí liú xīn.
明月江頭春水漲,小船撐岸拾流薪。
“明月江頭春水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