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向禪宮入定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舉向禪宮入定僧”全詩
僧卻為余言未好,扶行同謁晉諸陵。
分類:
《跋鐘山賦二首》周文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跋鐘山賦二首》是宋代文學家周文璞創作的一篇詩詞作品。該作品描述了周文璞在丁年寫完《鐘山賦》后,前往禪宮尋求僧人的指導和啟示,但僧人卻認為他的言辭尚未完善,于是周文璞便帶著詩篇前往晉陵謁祭。
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跋鐘山賦二首
第一首:
鐘山賦寫就之年,
我向禪宮尋指點。
僧人卻稱未成全,
我扶行謁晉陵墓。
這首詩詞以作者周文璞的視角展現了他在寫完《鐘山賦》之后的行程。他前往禪宮,希望能夠得到僧人的指點,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善。然而,僧人認為他的作品尚未達到完美的境地,仍有不足之處。于是,周文璞帶著這篇詩文前往晉陵,以此向晉陵的先賢致敬。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自身作品的不滿和追求完美的態度。他虛心地接受了僧人的批評,并通過前往晉陵向歷史名人致意,以期得到更多的啟示和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
第二首:
鐘山賦已成文狀,
愿得雙親心暫寬。
思緒難平心未定,
謁陵之行心更閑。
這首詩詞是《跋鐘山賦二首》的第二首。周文璞表示他的《鐘山賦》已經完成,希望這樣能夠讓他的雙親感到一絲寬慰。然而,他的內心依然不能平靜,思緒仍然紛繁不定。為了安撫心靈,他決定前往謁陵,以此來使自己的心境更加寧靜。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紛擾和追求平靜的渴望。盡管他的作品已經完成,但他的內心仍然無法安定。通過前往謁陵,他希望能夠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寧靜,以繼續他的創作之旅。
這兩首詩詞共同描繪了作者周文璞在創作《鐘山賦》后的心境和行程。他虛心接受批評,希望通過前往禪宮和謁陵來尋求心靈的平靜和啟示。這些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創作的追求和對完美境界的向往,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紛擾和追求寧靜的心境。
“舉向禪宮入定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 zhōng shān fù èr shǒu
跋鐘山賦二首
dīng nián xiě le zhōng shān fù, jǔ xiàng chán gōng rù dìng sēng.
丁年寫了鐘山賦,舉向禪宮入定僧。
sēng què wèi yú yán wèi hǎo, fú xíng tóng yè jìn zhū líng.
僧卻為余言未好,扶行同謁晉諸陵。
“舉向禪宮入定僧”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