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樓杳杳鐘聲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寺樓杳杳鐘聲度”出自宋代周文璞的《法寶寺》,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ì lóu yǎo yǎo zhōng shēng dù,詩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寺樓杳杳鐘聲度”全詩
《法寶寺》
細竹千竿殿影斜,龍顏曾此著袈裟。
寺樓杳杳鐘聲度,疑有宮娥出晚花。
寺樓杳杳鐘聲度,疑有宮娥出晚花。
分類:
《法寶寺》周文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法寶寺》是宋代周文璞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細竹千竿殿影斜,
龍顏曾此著袈裟。
寺樓杳杳鐘聲度,
疑有宮娥出晚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寺廟的景象。細長的竹子在千竿竹林中傾斜,寺廟的殿影在竹林中投下斜斜的光影。寺廟曾經是佛龕,佛像曾經在這里穿著袈裟。寺廟的樓閣隱藏在遠處,鐘聲從深遠處傳來,仿佛有宮廷的仕女穿著華服在晚間綻放的花叢中出現,給人以虛幻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勾勒出了法寶寺的美麗景色。首兩句通過描繪竹林的傾斜和殿影的斜照,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描繪能力。接著,詩人提到寺廟曾經是佛龕,佛像穿著袈裟,這表明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座受到尊崇的佛教寺廟。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遙遠的寺樓和鐘聲,給人以寧靜祥和的感受。最后一句則用疑問的語氣描繪了宮廷仕女在花叢中的幻影,給整個詩篇增添了一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寺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的感受和聯想。寺廟的景色與佛教信仰相結合,傳達出一種超越塵世的寧靜和虛幻的美感。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法寶寺的景象之中,感受到一種超越現實的美好。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體現了宋代詩人崇尚自然、追求內心寧靜的文化氛圍。
“寺樓杳杳鐘聲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 bǎo sì
法寶寺
xì zhú qiān gān diàn yǐng xié, lóng yán céng cǐ zhe jiā shā.
細竹千竿殿影斜,龍顏曾此著袈裟。
sì lóu yǎo yǎo zhōng shēng dù, yí yǒu gōng é chū wǎn huā.
寺樓杳杳鐘聲度,疑有宮娥出晚花。
“寺樓杳杳鐘聲度”平仄韻腳
拼音:sì lóu yǎo yǎo zhōng shēng dù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寺樓杳杳鐘聲度”的相關詩句
“寺樓杳杳鐘聲度”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寺樓杳杳鐘聲度”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寺樓杳杳鐘聲度”出自周文璞的 《法寶寺》,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