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校殘英有幾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檢校殘英有幾存”全詩
無端風雨連宵惡,檢校殘英有幾存。
分類:
《寒食上已雜吟八章》程公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上已雜吟八章》是宋代程公許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農夫在寒食節時的情景,并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感嘆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
詩意: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農夫在園中勞作的場景。寒食即清明節前一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掃墓祭祖的日子。詩中的農夫手中握著農具,劈割著蒿萊,工作的辛勞與汗水映襯出他勤勞的形象。而在他勞作的三畝園中,卻出現了一片紅云,給人以小桃源般的美好感受。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對自然環境的不安。無端的風雨連綿不斷,夜晚也沒有得到寧靜。這種惡劣的天氣給農作物的生長帶來了困擾,也給了農夫額外的辛勞。檢校殘英,指的是在風雨中殘存的花瓣。這里可以看作是對逆境下生命的堅韌和頑強的贊美。
賞析:
《寒食上已雜吟八章》以簡短的篇幅展現了農夫的辛勤勞作和對自然環境的感嘆。詩人通過描繪寒食節期間的園藝場景,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新而寧靜的環境中。紅云與小桃源的形象給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感受,暗示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詩中的風雨連宵和檢校殘英的描寫,傳遞出一種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無常的思考。農夫的勞作受到了自然環境的干擾和挑戰,這種對抗逆境的精神在詩中得到體現。詩人以簡練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堅韌和頑強的贊美。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農夫勞作的描寫,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同時,詩人運用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使整首詩詞意境深遠,令人回味無窮。
“檢校殘英有幾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shàng yǐ zá yín bā zhāng
寒食上已雜吟八章
shǒu zhǔ hāo lái sān mǔ yuán, hóng yún yī piàn xiǎo táo yuán.
手劚蒿萊三畝園,紅云一片小桃源。
wú duān fēng yǔ lián xiāo è, jiǎn jiào cán yīng yǒu jǐ cún.
無端風雨連宵惡,檢校殘英有幾存。
“檢校殘英有幾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