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印桃源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解印桃源后”全詩
秉心難偶俗,樂道自忘憂。
故國八千里,妖氛六十州。
公魂如不泯,時作玉芝游。
分類:
《挽桃源使君虞公二首》程公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桃源使君虞公二首》是宋代詩人程公許所創作的詩詞作品。該詩以挽詞的形式,表達了對虞公(指虞允文)的追思和敬仰之情,詩中展示了虞公清高超脫的人生態度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解印桃源后,卜居梅溆幽。
秉心難偶俗,樂道自忘憂。
故國八千里,妖氛六十州。
公魂如不泯,時作玉芝游。
第二首:
桃源來不易,虞公道已知。
萬象皆為虛,一炷紙煙飛。
風云起蒼茫,浩蕩逐浮沉。
公志當如斯,世事若游臨。
詩意和賞析:
這兩首詩詞通過對虞公的贊美和追思,表達了對其高尚品德和追求理想的敬佩之情。詩中提到虞公解下官印,選擇在梅溆之地隱居,表明他擺脫了世俗的束縛,堅守自己的心志。他以純粹的心態追求道德和理想,能夠忘卻塵世的煩惱。
詩中描繪了虞公所在的故國廣袤遼闊,但卻被妖邪之氣所籠罩。這種描繪既是對宋代社會現實的暗示,也是對虞公高風亮節的對照。虞公的精神并未消失,他仍然以玉芝之姿游走于世間,顯示出他在精神層面上的超越和追求。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虞公高尚品德和追求理想的敬仰之情,通過對虞公的贊美,作者也間接地對當時社會的險惡和世俗的迷失進行了批判。這些詩句充滿了對高尚精神的贊美和對純凈境界的追求,體現了宋代士人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與向往。
“解印桃源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táo yuán shǐ jūn yú gōng èr shǒu
挽桃源使君虞公二首
jiě yìn táo yuán hòu, bǔ jū méi xù yōu.
解印桃源后,卜居梅溆幽。
bǐng xīn nán ǒu sú, lè dào zì wàng yōu.
秉心難偶俗,樂道自忘憂。
gù guó bā qiān lǐ, yāo fēn liù shí zhōu.
故國八千里,妖氛六十州。
gōng hún rú bù mǐn, shí zuò yù zhī yóu.
公魂如不泯,時作玉芝游。
“解印桃源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