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虹貫日報仇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虹貫日報仇歸”全詩
片心惆悵清平世,酒市無人問布衣。
分類:
作者簡介(沈彬)

[約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間在世]字子文,(五代詩話作子美。此從唐才子傳)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顯德四年間在世,年約九十歲左右。少孤,苦學。應舉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隱云陽山數年。又游嶺表,約二十年,始還吳中。與僧虛中、齊己為詩友。時南唐李升鎮金陵,旁羅俊逸儒宿。彬應辟,知升欲取楊氏,因獻畫山水詩云:“須知筆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升大喜,授秘書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歸,徙居宜春。時年八十余。李璟以舊恩召見,賜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雜曲歌辭·結客少年場行》沈彬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雜曲歌辭·結客少年場行》
重義輕生一劍知,
白虹貫日報仇歸。
片心惆悵清平世,
酒市無人問布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沈彬創作的一首雜曲歌辭,詩中主要描繪了一個重視義氣、輕視生命的少年人的情景。
首先,詩人提到了“重義輕生一劍知”,意指這個少年人對于個人的生死并不重視,而更看重義氣和責任。“一劍知”表示他以劍為武器,能夠以一劍的力量去證明和追求自己的義理。
接下來,詩人以“白虹貫日報仇歸”來形容這個少年人報仇的決心。白虹是指劍上的光芒,貫日則暗示著這個劍士有著輝煌的成就和頑強的意志。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決心來實現報仇的目標。
然而,詩中也揭示出這個少年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片心惆悵清平世”,他的內心常常感到憂愁和無奈,因為他所追求的是一個安定平和的世界,而現實卻并非如此。
最后兩句“酒市無人問布衣”,則表達了這個少年人的孤獨和不被世人關注。他在酒市中身著普通的布衣,卻無人理會他的存在和所追求的理想。
整首詩通過描述一個重視義氣、輕視生命的少年人的形象,描繪了這個年輕人走在曲折道路上的決心和堅定信念。詩人以簡潔而富有意味的語言表達了少年人的內心矛盾和孤獨,展現了對于正義和理想的追求。
“白虹貫日報仇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jié kè shào nián chǎng xíng
雜曲歌辭·結客少年場行
zhòng yì qīng shēng yī jiàn zhī, bái hóng guàn rì bào chóu guī.
重義輕生一劍知,白虹貫日報仇歸。
piàn xīn chóu chàng qīng píng shì, jiǔ shì wú rén wèn bù yī.
片心惆悵清平世,酒市無人問布衣。
“白虹貫日報仇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