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儉斷知元不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恭儉斷知元不改”全詩
恭儉斷知元不改,太平天子法周成。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宮詞一百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詞一百首》是宋代詩人岳珂所作的一部詩集,描繪了元代朝廷的富庶與太平盛世的景象。以下是這部詩集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宮詞一百首》
朝代:宋代
作者:岳珂
后元富庶冠西京,
萬國謳歌仰圣明。
恭儉斷知元不改,
太平天子法周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元代朝廷的繁榮昌盛以及皇帝明君的治理功績。元代是一個富庶繁榮的時代,其繁榮程度超過了西京(指長安,即今天的西安),受到了世界各國的贊美和景仰。皇帝因其恭儉立德,使得元朝的統治穩固,這種治理觀念一脈相承自古代的周朝,促成了太平盛世的實現。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元代的描述,展示了當時政治、經濟狀況的繁榮景象。后元指的是元朝的后期,這個時期朝廷的富庶程度達到了巔峰,西京的繁榮超過了歷史上的長安城。萬國謳歌仰圣明,表達了世界各國對元朝朝廷的景仰和稱贊,也彰顯了元朝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詩中強調了皇帝的恭儉立德,這種治理理念使得元朝的統治獲得廣泛認可。恭儉是古代君主美德的重要方面,體現了君主謙虛、勤儉的品質。元朝皇帝以此為原則,使得國家政權的穩定得以維持,元代的社會秩序良好。
最后兩句表達了太平盛世的成就。太平意味著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這是每個朝代都期望實現的目標。通過法治的方式,元朝皇帝實現了太平盛世的理想,這種法治觀念繼承自古代的周朝,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治理原則。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元代朝廷的描述,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治理的優秀成就。岳珂通過這首詩歌贊美元朝的治理模式,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對皇帝的敬佩。同時,這首詩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治理理念的延續和發展。
“恭儉斷知元不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cí yī bǎi shǒu
宮詞一百首
hòu yuán fù shù guān xī jīng, wàn guó ōu gē yǎng shèng míng.
后元富庶冠西京,萬國謳歌仰圣明。
gōng jiǎn duàn zhī yuán bù gǎi, tài píng tiān zǐ fǎ zhōu chéng.
恭儉斷知元不改,太平天子法周成。
“恭儉斷知元不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