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帳風侵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動帳風侵幾”全詩
心驚嫠婦嘆,肘系越人方。
動帳風侵幾,窺檐月在床。
呼僮然粥鼎,我欲待晨光。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病中有感四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病中有感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岳珂
秋近夜初長,開窗病骨涼。
心驚嫠婦嘆,肘系越人方。
動帳風侵幾,窺檐月在床。
呼僮然粥鼎,我欲待晨光。
【中文譯文】
秋天臨近,夜晚開始變得漫長,我打開窗戶,寒意滲透到病弱的身體里。
我的心被嫠婦(寡婦)的嘆息所驚動,她的肘彎被越人(指越族人,古代南方民族)所牽掛。
帳幔搖曳,風從門縫間鉆進來,我透過屋檐看見那皎潔的月光灑在床上。
我喚醒仆人,煮粥烹飪,我渴望等待黎明的曙光。
【詩意分析】
這首詩是岳珂在疾病中的感悟之作,表達了他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感嘆。
首先,詩中的秋天和夜晚營造了一種寂靜和冷涼的氛圍,與主人公的病中境遇相呼應。開窗引入的涼意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身體虛弱和疾病的不適。
接著,作者提到心被嫠婦的嘆息所驚動,肘被越人所系。這里通過嫠婦和越人兩個形象,抒發了作者對社會底層人群的關切和同情。嫠婦代表著喪偶之痛,而越人則象征著南方邊疆的辛苦生活。這種對他人苦難的觸動,反映了岳珂的人文關懷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詩中的帳幔搖曳、風吹進屋子,以及透過屋檐看見月光灑在床上,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無奈。這種景象與作者的病中狀態相呼應,也暗示了他對生命的脆弱和短暫的感慨。
最后,作者呼喚仆人煮粥,期待等待黎明的曙光。這句詩傳遞出一種對希望和渴望的追求,雖然身處病榻,但作者仍然期待康復和新的開始。這種意志力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現了作者堅強的生命力和積極的態度。
【賞析】
《病中有感四首》是岳珂在疾病中創作的詩作之一,通過病榻上的觀察和內心的感悟,表現了作者對生命和社會的思考。詩中的景色描寫細膩而含蓄,通過對細節的把握,傳遞出作者病榻上的孤寂和無奈,以及對生命的脆弱和短暫的感慨。
與此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他人苦難的同情和關切,以嫠婦和越人的形象為代表,呈現出社會底層人群的辛酸和艱辛。詩中的希望和渴望,展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對未來的期許。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作者的內心情感和對生命的思考融入其中,給人一種深沉而真摯的觸動。岳珂以他獨特的感悟和表達方式,讓讀者在短短幾句詩中體味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以及對人情世故的深思和關懷。
這首詩通過對病中感受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生命和人情的思考,以及對社會底層人群的關懷。詩意深遠,令人回味。在閱讀和賞析中,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鳴,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對社會的關注和呼喚。
“動帳風侵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yǒu gǎn sì shǒu
病中有感四首
qiū jìn yè chū zhǎng, kāi chuāng bìng gǔ liáng.
秋近夜初長,開窗病骨涼。
xīn jīng lí fù tàn, zhǒu xì yuè rén fāng.
心驚嫠婦嘆,肘系越人方。
dòng zhàng fēng qīn jǐ, kuī yán yuè zài chuáng.
動帳風侵幾,窺檐月在床。
hū tóng rán zhōu dǐng, wǒ yù dài chén guāng.
呼僮然粥鼎,我欲待晨光。
“動帳風侵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五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