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不奈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胡笳不奈吹”全詩
冥鴻吾自愛,隱豹彼何知。
牧笛方堪聽,胡笳不奈吹。
傷時燭之武,老矣不能為。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趙季茂通判惠詩走筆奉和十篇》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趙季茂通判惠詩走筆奉和十篇》
這首詩詞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作品,從題目中可以看出是為了贊頌趙季茂通判而寫的十首詩。詩詞的主題是天賦才能和適宜的運用,同時也涵蓋了自我愛護與隱忍不露的情感。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的分析:
中文譯文:
這首詩詞以《趙季茂通判惠詩走筆奉和十篇》為題,表達了天賦才能與適宜運用的意義。冥鴻吾自愛,隱豹彼何知。牧笛方堪聽,胡笳不奈吹。傷時燭之武,老矣不能為。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趙季茂通判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對才能和能力的思考。詩中通過比喻和對比,表達了天賦才能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才能在不同環境中的合適與否。
賞析:
這首詩詞以天賦才能為主題,通過對不同才能的描述和比較,展示了作者對趙季茂通判才能的贊美。首先,詩中提到了天巧與天宜,雕鎪焉用詩。這句話強調了天賦才能的重要性,暗示了趙季茂通判在文學創作中的卓越才能。其次,詩中寫到冥鴻吾自愛,隱豹彼何知。這句話通過與鴻雁和豹子的對比,表達了作者自我保護和隱忍的態度。作者認為自己的才能雖然不遜于別人,但出于某種原因,選擇了隱藏自己的才華。接著,詩中提到牧笛方堪聽,胡笳不奈吹。這句話暗示了趙季茂通判在音樂方面的才能超群,而其他人的才能卻無法與之相比。最后,詩中寫到傷時燭之武,老矣不能為。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年老無法再為之感到遺憾。
整首詩詞通過對才能的贊美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對趙季茂通判的敬佩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自身才能和時光流逝的思考。通過對比和比喻,詩詞呈現出一種深邃而含蓄的意境,讓人在品讀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對才能的思索。
“胡笳不奈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o jì mào tōng pàn huì shī zǒu bǐ fèng hé shí piān
趙季茂通判惠詩走筆奉和十篇
tiān qiǎo yǔ tiān yí, diāo sōu yān yòng shī.
天巧與天宜,雕鎪焉用詩。
míng hóng wú zì ài, yǐn bào bǐ hé zhī.
冥鴻吾自愛,隱豹彼何知。
mù dí fāng kān tīng, hú jiā bù nài chuī.
牧笛方堪聽,胡笳不奈吹。
shāng shí zhú zhī wǔ, lǎo yǐ bù néng wéi.
傷時燭之武,老矣不能為。
“胡笳不奈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