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圣肆筆根于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維圣肆筆根于天”全詩
勁腴華實無以偏,春秋雖富力已全。
天禧資善環琦園,只字落紙時爭傳。
煌煌翰墨二百年,傳家曾是金鑾仙。
渡江文獻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
欲知付受須瞻前,印以忠孝錢家錢。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仁宗皇帝濃風二字御書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仁宗皇帝濃風二字御書贊》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維圣肆筆根于天,
神蹤合作皆自然。
勁腴華實無以偏,
春秋雖富力已全。
天禧資善環琦園,
只字落紙時爭傳。
煌煌翰墨二百年,
傳家曾是金鑾仙。
渡江文獻仍中原,
繄臣何人望奎躔。
欲知付受須瞻前,
印以忠孝錢家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岳珂為贊頌宋仁宗的書法創作的。詩中表達了對仁宗皇帝書法的贊美和推崇之情。
首先,詩詞以“維圣肆筆根于天,神蹤合作皆自然”開篇,表達了仁宗皇帝書法作品的神圣和天賦之美。仁宗的筆墨之間蘊含著神秘的力量,他的書法不僅自然流暢,而且融合了天地之間的靈氣和神韻。
接著,詩詞提到“勁腴華實無以偏,春秋雖富力已全”,表現了仁宗皇帝書法的特點。他的字跡既有雄渾有力的氣勢,又富有華麗的裝飾,沒有任何的偏頗之處。無論是描繪春天的生機勃勃,還是描繪秋天的豐收成果,仁宗皇帝都能以全面的力量展現出來。
隨后,詩中提到“天禧資善環琦園,只字落紙時爭傳,煌煌翰墨二百年,傳家曾是金鑾仙”。這部分描寫了仁宗皇帝書法的影響力和傳世之美。仁宗的書法作品被視為天賜的福澤,它們在傳世的過程中引起了無數人的爭相傳抄。這些傳世的書法作品,猶如煌煌翰墨般輝煌,已經流傳了兩百年,并且成為了家族的傳家之寶,被人們譽為金鑾仙。
最后,詩詞提到“渡江文獻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欲知付受須瞻前,印以忠孝錢家錢”。這部分表達了對仁宗皇帝書法的學習和傳承的意愿。詩中提到渡江文獻,指的是仁宗的書法作品已經傳到江南地區,仍然在中原地區有人推崇。詩人岳珂自稱為繄臣,表示自己憧憬著能夠望見仁宗皇帝書法的輝煌。他強調要了解書法的真正內涵,就必須向前輩學習,以忠誠和孝道的心印證自己的學識。同時,他提到了“錢家錢”,可能這里的“錢家錢”指的是岳珂自己的姓氏,也可以理解為他將自己的學識和才華獻給了家族和社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仁宗皇帝書法的贊美,表達了對他作品的推崇和敬佩之情。詩中展現了仁宗書法的神圣、自然、全面和傳世之美,并表達了對書法的學習和傳承的渴望。岳珂通過這首詩詞,向仁宗皇帝致以崇高的贊頌,并以自己的姓氏作為印證,表達了對書法藝術的真摯熱愛和追求。
“維圣肆筆根于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zōng huáng dì nóng fēng èr zì yù shū zàn
仁宗皇帝濃風二字御書贊
wéi shèng sì bǐ gēn yú tiān, shén zōng hé zuò jiē zì rán.
維圣肆筆根于天,神蹤合作皆自然。
jìn yú huá shí wú yǐ piān, chūn qiū suī fù lì yǐ quán.
勁腴華實無以偏,春秋雖富力已全。
tiān xǐ zī shàn huán qí yuán, zhī zì luò zhǐ shí zhēng chuán.
天禧資善環琦園,只字落紙時爭傳。
huáng huáng hàn mò èr bǎi nián, chuán jiā céng shì jīn luán xiān.
煌煌翰墨二百年,傳家曾是金鑾仙。
dù jiāng wén xiàn réng zhōng yuán, yī chén hé rén wàng kuí chán.
渡江文獻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
yù zhī fù shòu xū zhān qián, yìn yǐ zhōng xiào qián jiā qián.
欲知付受須瞻前,印以忠孝錢家錢。
“維圣肆筆根于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