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三十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經行三十年”全詩
此時真縮地,當日信梯天。
岸過人回首,山浮浪駕肩。
望塵何足羨,御寇正泠然。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便風經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便風經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瞬息四百里,經行三十年。
此時真縮地,當日信梯天。
岸過人回首,山浮浪駕肩。
望塵何足羨,御寇正泠然。
中文譯文:
眨眼間行駛了四百里,歷經三十年。
此時真正縮小了地球,當日卻信步登天。
岸邊的人回首望著,山巒仿佛乘船而行。
眺望塵埃又何足羨慕,帝王征伐已然平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出自宋代詩人岳珂之手,以凝練的語言展現出遠行的奇妙感覺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瞬息四百里,經行三十年",通過短暫的一瞬間和漫長的三十年來形容作者的旅程,傳遞了時間的流逝和距離的變幻。這種對時間和空間的巧妙表達,使得讀者仿佛親身體驗到了作者的旅途。
接著,詩中描述了一種超越常態的景象,"此時真縮地,當日信梯天"。這里作者運用夸張的手法,以此突出旅途中的奇妙感受。通過詩人的想象,時間和空間都變得相對而言微小,仿佛一切都能夠超越常規而發生。
然后,岸邊的人回首望著,山巒仿佛乘船而行。這一句"岸過人回首,山浮浪駕肩"通過景物的描繪,給讀者帶來一種山岳浮動的錯覺,將自然與人文融合在一起。這種形象化的描繪,使得整個詩篇更具生動感。
最后兩句"望塵何足羨,御寇正泠然"則表達了作者對征戰的淡然態度。眺望著遠方的塵埃,詩人對征戰的事物并不嫉妒,而是表達出一種超脫和淡泊的心態。"御寇"指的是帝王征伐,"泠然"意味著平靜冷淡,這種態度傳達了詩人對戰亂的反思和對和平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對時間、空間和人文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旅途心境、對征戰的思考和對和平的向往,展現出岳珂獨特的詩意和對人生的深思。
“經行三十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àn fēng jīng yàn chà sù dí gǎng shì rì zhōu xíng sì bǎi lǐ sān shǒu
便風經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shùn xī sì bǎi lǐ, jīng xíng sān shí nián.
瞬息四百里,經行三十年。
cǐ shí zhēn suō dì, dāng rì xìn tī tiān.
此時真縮地,當日信梯天。
àn guò rén huí shǒu, shān fú làng jià jiān.
岸過人回首,山浮浪駕肩。
wàng chén hé zú xiàn, yù kòu zhèng líng rán.
望塵何足羨,御寇正泠然。
“經行三十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