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倦隨歸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倦隨歸鳥”全詩
松巢猨已識,花徑鹿初馴。
云倦隨歸鳥,風清似故人。
逢迎真不暇,誰作近前嗔。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集喜二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集喜二首》是宋代岳珂的詩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面泛起微小的波紋,山容散發出宿霧的氣息。松樹上的鳥巢早已被猿猴所了解,花徑上的鹿群剛剛開始馴服。疲倦的云隨著遷徙的鳥兒歸去,清風使人感到如故的親切。相逢相迎實在是來不及了,誰還有時間對近前的人生氣呢?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游賞自然之間的心境和感悟。水面微波蕩漾,山巒透露出宿霧的氣息,展現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生機。松樹上的鳥巢和花徑上的鹿群,象征著動物們對于周圍環境的熟悉和適應。疲倦的云歸去,清風如故,表達了歲月流轉中的變化和恒久不變的事物。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自己與他人相逢的無奈和無暇。因為與自然相處的美好景色和心境,使他無暇顧及瑣碎的事物和人際紛爭。在這樣的環境中,誰還有時間去生氣呢?這種心境展示了詩人超脫塵世的態度和對于寧靜生活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的深入觀察和對于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對于自然的賞析,詩人不僅表達了對于自然美的感受,還表達了對于紛繁世事的放下,追求內心寧靜的心愿。這種心境和追求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中是非常常見的主題,也是中國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追求之一。
“云倦隨歸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xǐ èr shǒu
集喜二首
shuǐ miàn kāi xīn zhòu, shān róng sàn sù pín.
水面開新皺,山容散宿顰。
sōng cháo yuán yǐ shí, huā jìng lù chū xún.
松巢猨已識,花徑鹿初馴。
yún juàn suí guī niǎo, fēng qīng shì gù rén.
云倦隨歸鳥,風清似故人。
féng yíng zhēn bù xiá, shuí zuò jìn qián chēn.
逢迎真不暇,誰作近前嗔。
“云倦隨歸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