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祠無路愧題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奉祠無路愧題梁”全詩
憑熊曾識棠陰芾,睎驥何堪秕政揚。
配祀有人存折檻,奉祠無路愧題梁。
平山遺像猶多闕,幸趁春風薦羽觴。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思賢堂》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思賢堂》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岳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杰出的人物聯結在孔墻上,
盛世的人們仰望著崇高的堂堂之像。
憑借熊熊的烈火認識棠陰芾,
仰望高貴的駿馬何堪忍受低劣的政治風氣。
諸多配祀的人們留存在折檻之間,
奉祀的祠堂卻無路可尋,愧對梁柱上的題字。
平山上的英雄形象仍有許多缺失,
幸運的是趁著春風,我們能舉杯祭奠。
詩意和賞析:
《思賢堂》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思賢堂的景象,表達了岳珂對于歷史名人的景仰之情以及對于時世政治的失望和反思。
首先,詩中提到杰出的人物聯結在孔墻上,展示了思賢堂作為歷史名人紀念地的莊嚴和威嚴。盛朝的人們仰慕著這些偉大的前輩,這種景象體現了對歷史人物的敬重和崇拜。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對時世政治的不滿和失望。熊曾、棠陰芾和駿馬等高貴的形象與秕政揚(低劣的政治風氣)形成鮮明對比。這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風氣的憂慮,對于高尚品質的渴望和對于現實政治的不滿。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配祀的人們存留在折檻之間,奉祀的祠堂卻無路可尋,愧對梁柱上的題字。這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歷史名人的紀念不夠充分,對于他們的精神沒有得到應有的傳承和尊重的反思。
最后,詩中提到平山上的英雄形象仍有許多缺失,但幸運的是,趁著春風,我們能舉杯祭奠。這句話傳遞出一種對于歷史的懷念和對于英雄的追憶,春風薦羽觴則是借酒言志,通過舉杯向英雄致敬,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總的來說,《思賢堂》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思賢堂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于歷史名人的景仰和對于時世政治的憂慮。
“奉祠無路愧題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xián táng
思賢堂
jié yǔ huī lián jiē kǒng qiáng, shèng cháo rén wù yǎng táng táng.
杰宇翚聯接孔墻,盛朝人物仰堂堂。
píng xióng céng shí táng yīn fèi, xī jì hé kān bǐ zhèng yáng.
憑熊曾識棠陰芾,睎驥何堪秕政揚。
pèi sì yǒu rén cún zhé kǎn, fèng cí wú lù kuì tí liáng.
配祀有人存折檻,奉祠無路愧題梁。
píng shān yí xiàng yóu duō quē, xìng chèn chūn fēng jiàn yǔ shāng.
平山遺像猶多闕,幸趁春風薦羽觴。
“奉祠無路愧題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