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間行來萬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帖間行來萬里”全詩
獨持八柄昭馭貴,馭貴馭富抑共細。
百年史牒記金匱,木腳東廊果何地。
誰從六閣得幅紙,朱書旁行儼如此。
貴珰日月書紙尾,宛如宣和見宣底。
參稽天筆良不類,恭覽比方三嘆喟。
王蔡諸臣真可罪,區區球補蟣虱耳。
汴都仿佛塵未洗,此帖間行來萬里。
大書尊堯底王氏,責以格君法當爾。
奸諛直筆誅既死,原以所書裨太史。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徽宗皇帝讀閣支降御筆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徽宗皇帝讀閣支降御筆贊》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徽宗皇帝的視角,描述了他閱讀了一幅書法作品后的感受和贊賞。
這首詩詞表達了徽宗皇帝對這幅書法作品的極高評價和贊美。徽宗皇帝首先提到這幅作品揭示了昭回的秘密,這里可以理解為展現了深刻的哲理和智慧。作品的影響力廣泛,風靡一時,震動了整個世界。徽宗皇帝稱贊這位書法家精通八種筆法,以高超的技藝書寫著這幅作品,能夠駕馭貴族和富貴之氣,同時又能兼顧細膩之情。
徽宗皇帝在詩中提到這幅作品記錄了百年歷史,記載了金匱之寶,東廊上的木腳不知所指何地。徽宗皇帝追問誰有幸從六閣得到了這幅紙,而旁行的朱文如此莊重肅穆。作品的尾部涂寫著貴族的姓名和日期,宛如宣和年間的官方文件,底部還有宣德年間的印章。徽宗皇帝稱贊這位書法家的筆墨風骨獨特,與天筆良不可類比,對這幅作品充滿敬畏之情,三次嘆息并深感喟然長嘆。
徽宗皇帝進一步點明了王蔡等臣子的可恥行徑,認為他們與這位書法家相比簡直微不足道,只是區區之輩,無法與其媲美。徽宗皇帝稱贊這幅作品仿佛還帶有汴都塵土未洗的氣息,詩中提及此帖已經行走了萬里之遙。
最后,徽宗皇帝將這幅作品與堯帝的治國法度相提并論,責備這位書法家要嚴格按照君王的法度要求來書寫。他指出這位書法家嚴正地懲治了奸諛之徒,直接將其罪行揭露在眾人面前,所書之文可供太史參考。
這首詩詞以徽宗皇帝的視角,通過對一幅書法作品的描繪和贊美,展現了他對這位書法家的敬佩和對作品的深入解讀。詩中表達了對作品所揭示的深邃哲理的贊嘆,對書法家高超技藝的贊美,以及對王蔡等人無足輕重的嘲諷。整首詩詞充滿了崇高和莊重的氛圍,彰顯了徽宗皇帝對文化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此帖間行來萬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ī zōng huáng dì dú gé zhī jiàng yù bǐ zàn
徽宗皇帝讀閣支降御筆贊
zhāo huí zhī mì tiān suǒ shì, fēng xíng léi lì dòng yī shì.
昭回之秘天所示,風行雷歷動一世。
dú chí bā bǐng zhāo yù guì, yù guì yù fù yì gòng xì.
獨持八柄昭馭貴,馭貴馭富抑共細。
bǎi nián shǐ dié jì jīn kuì, mù jiǎo dōng láng guǒ hé dì.
百年史牒記金匱,木腳東廊果何地。
shuí cóng liù gé dé fú zhǐ, zhū shū páng xíng yǎn rú cǐ.
誰從六閣得幅紙,朱書旁行儼如此。
guì dāng rì yuè shū zhǐ wěi, wǎn rú xuān hé jiàn xuān dǐ.
貴珰日月書紙尾,宛如宣和見宣底。
cān jī tiān bǐ liáng bù lèi, gōng lǎn bǐ fāng sān tàn kuì.
參稽天筆良不類,恭覽比方三嘆喟。
wáng cài zhū chén zhēn kě zuì, qū qū qiú bǔ jǐ shī ěr.
王蔡諸臣真可罪,區區球補蟣虱耳。
biàn dōu fǎng fú chén wèi xǐ, cǐ tiē jiān xíng lái wàn lǐ.
汴都仿佛塵未洗,此帖間行來萬里。
dà shū zūn yáo dǐ wáng shì, zé yǐ gé jūn fǎ dāng ěr.
大書尊堯底王氏,責以格君法當爾。
jiān yú zhí bǐ zhū jì sǐ, yuán yǐ suǒ shū bì tài shǐ.
奸諛直筆誅既死,原以所書裨太史。
“此帖間行來萬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