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芾其知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芾其知此”全詩
芾之體,峭以健。
馬牛其風,神合志通。
彼妍我峭,惟神克肖。
故曰袒裼不浼,夜戶不啟。
善學柳下惠,莫如魯男子,芾其知此。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米元章臨智永千文真草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米元章臨智永千文真草帖贊》是宋代岳珂的作品。這首詩以寫臨練的字帖為主題,通過對字體的描繪和對氣質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追求和對人格的崇高評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借字體之美來表達了作者對人格品質的贊美。首先,詩中提到了“永之漢,妍而婉。芾之體,峭以健。”這里的“永之漢”指的是永字,作者認為它的形態妍麗而婉約。而“芾之體”則指的是芾字,作者認為它的形態峭拔而健碩。通過對這兩個字的描寫,作者向讀者展示了不同字體的風格之美。
接下來,詩中提到“馬牛其風,神合志通”。這里作者以馬、牛來比喻字體的氣勢和力度,認為字體的風姿與精神內涵相得益彰,達到了志向通達的境界。
隨后,作者通過對比來強調自己的字體與他人的差異:“彼妍我峭,惟神克肖。”作者以“彼妍”指代他人的字體之美,“我峭”則指代自己的字體之峭拔。然而,作者認為兩者雖然不同,卻同樣具有神韻,都能夠傳達出作者的個性與才情。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袒裼不浼,夜戶不啟”。這里表達了作者對自律的崇尚,他認為一個好的學習者應該勤奮好學,不被世俗的享樂所迷惑,夜不閉戶也是因為專注于學習。
最后,作者提到“善學柳下惠,莫如魯男子,芾其知此”。這里引用了柳下惠和魯迅,以表達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習的推崇。作者認為只有像柳下惠和魯迅那樣具備廣博知識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這些字體的內涵和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字體為載體,通過對字體形態的描繪和對個性氣質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藝術追求的熱忱和對知識學習的推崇。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自律和專注的崇尚,以及對廣博知識的向往。
“芾其知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 yuán zhāng lín zhì yǒng qiān wén zhēn cǎo tiē zàn
米元章臨智永千文真草帖贊
yǒng zhī hàn, yán ér wǎn.
永之漢,妍而婉。
fèi zhī tǐ, qiào yǐ jiàn.
芾之體,峭以健。
mǎ niú qí fēng, shén hé zhì tōng.
馬牛其風,神合志通。
bǐ yán wǒ qiào, wéi shén kè xiào.
彼妍我峭,惟神克肖。
gù yuē tǎn xī bù měi, yè hù bù qǐ.
故曰袒裼不浼,夜戶不啟。
shàn xué liǔ xià huì, mò rú lǔ nán zǐ,
善學柳下惠,莫如魯男子,
fèi qí zhī cǐ.
芾其知此。
“芾其知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