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意之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意之尚”全詩
于上品中,則有皇象。
漢歌大風,思士之壯。
帝臨此書,獵渭懷望。
於昭詒謀,倚重惟將。
豈象之臨,亦意之尚。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高宗皇帝御筆臨吳皇象如鷹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高宗皇帝御筆臨吳皇象如鷹帖贊》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高宗皇帝親筆書寫的《吳皇象如鷹帖》的書法風格和贊美之辭。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皇帝的手筆臨摹吳皇象如鷹的帖子贊
書法純古,溯源至晉朝。在上品的作品中,有著皇帝的風采。漢歌大風,表達了壯士之氣。皇帝親自臨摹這幅作品,心懷著獵渭的期望。在昭詒之謀中,他依賴并重用了將領。這幅作品的臨摹,不僅彰顯了皇帝的氣度,也表達了他的意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高宗皇帝御筆臨摹的《吳皇象如鷹帖》為主題,贊美了這幅作品的書法風格和背后的深意。岳珂通過簡潔的語言,將皇帝的書法技藝與其身份地位相結合,表達了對皇帝的敬仰和贊美之情。
首先,詩詞提到這幅作品的書法純古,溯源至晉朝,顯示了作者對作品的歷史淵源的重視。這種古樸的書法風格與皇帝的身份相得益彰,彰顯了皇帝的威儀和品格。
接著,詩詞以漢歌大風來表達壯士之氣,將皇帝臨摹這幅作品與壯志凌云的士人聯系在一起。這種表達方式既贊美了皇帝的氣概和胸懷,也突出了作品所蘊含的豪情壯志。
在詩詞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皇帝心懷獵渭之望,顯示皇帝對作品的期待和對未來的展望。此外,作者還提及皇帝在昭詒之謀中依賴并重用將領,表達了皇帝對將領的信任和贊揚。這種將皇帝的臨摹與政治決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更加突出了作品的重要性和深遠影響。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表達,將皇帝的書法臨摹與其身份地位、歷史淵源以及政治決策相結合,贊美了這幅作品的價值和意義,展示了皇帝的才華和胸懷,以及作者對皇帝的景仰之情。
“亦意之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zōng huáng dì yù bǐ lín wú huáng xiàng rú yīng tiē zàn
高宗皇帝御筆臨吳皇象如鷹帖贊
shū fǎ chún gǔ, sù jìn ér shàng.
書法淳古,遡晉而上。
yú shàng pǐn zhōng, zé yǒu huáng xiàng.
于上品中,則有皇象。
hàn gē dà fēng, sī shì zhī zhuàng.
漢歌大風,思士之壯。
dì lín cǐ shū, liè wèi huái wàng.
帝臨此書,獵渭懷望。
yú zhāo yí móu, yǐ zhòng wéi jiāng.
於昭詒謀,倚重惟將。
qǐ xiàng zhī lín, yì yì zhī shàng.
豈象之臨,亦意之尚。
“亦意之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