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藜腸而自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撫藜腸而自驚”全詩
撫藜腸而自驚,奚龍腦之猶取。
予方筍蕨是茹,蘗荼是友。
發遺帖而一笑,正恐楊妃之百驛,未足以比庾郎之三韭也。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黃魯直湯方蔬法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魯直湯方蔬法帖贊》是宋代岳珂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魯直湯方蔬法帖贊
湯以濡唇,蔬以適口。
撫藜腸而自驚,奚龍腦之猶取。
予方筍蕨是茹,蘗荼是友。
發遺帖而一笑,正恐楊妃之百驛,未足以比庾郎之三韭也。
譯文:
黃魯直的湯用來潤唇,蔬菜則是為了適口。
拿起藜麥的腸子卻自驚,為何還要取龍腦呢。
我喜歡吃筍和蕨菜,也喜歡蘗荼。
寫下這幅帖子,笑了一笑,我擔心楊妃的百驛傳書,還不足以與庾郎的三根韭菜相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于魯直湯方蔬菜的贊美和喜愛。詩中提到了湯的滋味使唇齒感到濕潤,蔬菜則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然而,作者卻感到驚訝和困惑,為什么要添加名貴的龍腦來烹調這些藜麥,并且自問為什么自己會喜歡這樣的食物。
接著,作者提到了自己鐘愛的食材,包括筍和蕨菜,以及蘗荼(音譯,可能指苦菊)。這些食材使作者感到親近和友善。最后,作者寫下這幅帖子,笑了一笑。他擔心自己寫的東西連楊妃的百驛傳書都無法與之媲美,更不足以與庾郎的三根韭菜相比。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美食的熱愛和贊美,以及對于自己創作的謙遜態度。通過食物的描寫,作者傳達了他對于生活中細小而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這首詩展現了宋代詩人對于美食和人情味的獨特感受,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創作能力的謙虛態度。
“撫藜腸而自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lǔ zhí tāng fāng shū fǎ tiè zàn
黃魯直湯方蔬法帖贊
tāng yǐ rú chún, shū yǐ shì kǒu.
湯以濡唇,蔬以適口。
fǔ lí cháng ér zì jīng, xī lóng nǎo zhī yóu qǔ.
撫藜腸而自驚,奚龍腦之猶取。
yǔ fāng sǔn jué shì rú, bò tú shì yǒu.
予方筍蕨是茹,蘗荼是友。
fā yí tiē ér yī xiào, zhèng kǒng yáng fēi zhī bǎi yì,
發遺帖而一笑,正恐楊妃之百驛,
wèi zú yǐ bǐ yǔ láng zhī sān jiǔ yě.
未足以比庾郎之三韭也。
“撫藜腸而自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