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煙靄又黃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聲煙靄又黃昏”全詩
歸棹未容酬此志,一聲煙靄又黃昏。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興唐寺聞鐘》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興唐寺聞鐘》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興唐寺的鐘聲,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興唐寺的鐘聲,雕刻上沒有夫字,
長久以來我一直渴望觸摸和詳細品味。
回舟未能實現對這志愿的回報,
只聽到一聲鐘聲,煙霧籠罩下又是黃昏。
詩意和賞析:
《興唐寺聞鐘》以興唐寺的鐘聲為主題,表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提到興唐寺的鐘沒有刻上"夫"字,這暗示著作者對于人世間的事物和名利的追求持有一種超脫的態度。詩人渴望能近距離觸摸鐘身,細細品味鐘聲的音韻和意境,這表達了他對于純粹、高尚的美的追求和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詩人的理想和志向未能得到實現,他只能聽到一聲鐘聲。這一聲鐘聲給予了他啟示,讓他感受到人生的短暫和時光的流逝。鐘聲在煙霧籠罩下響起,黃昏的氛圍中,更加凸顯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追求和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描寫興唐寺的鐘聲,詩人表達了對于純粹、高尚美的向往以及對于時光流逝的思考,使讀者在沉思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暫和珍貴。
“一聲煙靄又黃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g táng sì wén zhōng
興唐寺聞鐘
xìng táng zhōng kè wú fū zì, jiǔ yù mā sā yǔ xì lùn.
興唐鐘刻無夫字,久欲摩挲與細論。
guī zhào wèi róng chóu cǐ zhì, yī shēng yān ǎi yòu huáng hūn.
歸棹未容酬此志,一聲煙靄又黃昏。
“一聲煙靄又黃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