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全神王斷裂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氣全神王斷裂余”全詩
徒緣絹素少晉儲,著定聊復稱唐摹。
氣全神王斷裂余,更有數體同官奴。
百年風塵閱穹廬,回首六閣懷東都。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右軍尚書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右軍尚書帖贊》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右軍尚書帖贊》
宣和御府皆法書,
珍藏直及鐘王初。
徒緣絹素少晉儲,
著定聊復稱唐摹。
氣全神王斷裂余,
更有數體同官奴。
百年風塵閱穹廬,
回首六閣懷東都。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對尚書右仆射(官職名)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文獻的珍藏和傳承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古代文獻的保存、傳承以及對歷史的回顧,表達了對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對東都(即東京,指宋代的汴京)的懷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岳珂對歷史文化的熱愛和對傳統價值的推崇。詩的開篇以“宣和御府皆法書”為句,描述了宣和御府中保存的各種法書文獻,這些文獻珍藏至今,直到鐘王(可能指宋代的宰相鐘會)執政初期仍然保存完好。接著,“徒緣絹素少晉儲”,表達了對記錄歷史的絹帛文獻保存不多的遺憾,同時強調了這些珍貴文獻的重要性。接下來的兩句“著定聊復稱唐摹”,表達了用心筆錄下這些文獻的人的努力,他們努力地摹寫古代的法書,保留并傳承著古代文化的精髓。
在下半部分的詩句中,作者通過“氣全神王斷裂余”,表達了對歷史文獻斷裂和缺失的憂慮。雖然有一些文獻記錄著相同的歷史事件,但這些文獻的體例和風格卻不盡相同,有些文獻受到官方的干擾,迎合當時政治需要,因此作者提到“有數體同官奴”,表示這些文獻的真實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質疑。
最后兩句“百年風塵閱穹廬,回首六閣懷東都”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回顧和懷念之情。詩的結尾,以“六閣”指代東京的六座閣樓,表達了對東都的懷念,同時也暗示著對歷史的思考和反思。
總的來說,《右軍尚書帖贊》通過對古代文獻保存和傳承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對東都時代的懷念之情。同時,作者也對歷史文獻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出了一些擔憂,反映了對歷史傳承的思考。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對歷史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
“氣全神王斷裂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jūn shàng shū tiē zàn
右軍尚書帖贊
xuān hé yù fǔ jiē fǎ shū, zhēn cáng zhí jí zhōng wáng chū.
宣和御府皆法書,珍藏直及鐘王初。
tú yuán juàn sù shǎo jìn chǔ, zhe dìng liáo fù chēng táng mó.
徒緣絹素少晉儲,著定聊復稱唐摹。
qì quán shén wáng duàn liè yú, gèng yǒu shù tǐ tóng guān nú.
氣全神王斷裂余,更有數體同官奴。
bǎi nián fēng chén yuè qióng lú, huí shǒu liù gé huái dōng dōu.
百年風塵閱穹廬,回首六閣懷東都。
“氣全神王斷裂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