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塵萬里欠公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塵萬里欠公言”全詩
烽火三邊尚勍敵,煙塵萬里欠公言。
不須目睫憂多疊,好吐胸懷悟至尊。
富貴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馬愧廷鵷。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餞孟運判寺簿赴京三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餞孟運判寺簿赴京三首》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送行孟運判赴京任職的場景,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期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餞孟運判寺簿赴京三首
詔書夜下日華門,
輦路爭看使者軒。
烽火三邊尚勍敵,
煙塵萬里欠公言。
這首詩以辭令華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壯觀的場景。詔書在夜晚發下,傳達給孟運判,他將踏上前往京城的輦道。行人們爭相觀看這位使者的華軒,好像他背負著重要的使命,備受關注。
在這個時代,邊境上的戰火依然燃燒,敵人的威脅依然存在。烽火燃燒在三個邊境,表明國家的安全仍然面臨挑戰。然而,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孟運判仍然義無反顧地前往京城,他的使命和責任不容忽視。
煙塵彌漫萬里,似乎無法傳達消息。這里的“公言”指的是國家重要的決策和政策。由于長途跋涉和通信不暢,這些重要的信息未能及時傳達到京城。孟運判的行程艱辛,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困難和挑戰。
詩詞通過對孟運判赴京的場景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他的關注和祝福。詩中表達了對國家安全的關切,以及對公正和良好治理的期望。作者希望孟運判能以高尚的品德和智慧履行職責,不辱使命,不辱馳馬奔赴京城,不辱廷鵷(指朝廷的高官)的尊嚴。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華麗的語言,通過描繪具體場景和抒發情感的方式,傳達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它表達了對國家安全的關切和對公正治理的期望,同時也體現了對士人的尊重和贊美。
“煙塵萬里欠公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mèng yùn pàn sì bù fù jīng sān shǒu
餞孟運判寺簿赴京三首
zhào shū yè xià rì huá mén, niǎn lù zhēng kàn shǐ zhě xuān.
詔書夜下日華門,輦路爭看使者軒。
fēng huǒ sān biān shàng qíng dí, yān chén wàn lǐ qiàn gōng yán.
烽火三邊尚勍敵,煙塵萬里欠公言。
bù xū mù jié yōu duō dié, hǎo tǔ xiōng huái wù zhì zūn.
不須目睫憂多疊,好吐胸懷悟至尊。
fù guì gōng míng fēn zhōng yǒu, wù lìng zhàng mǎ kuì tíng yuān.
富貴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馬愧廷鵷。
“煙塵萬里欠公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