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何預于帝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彼何預于帝力”全詩
翰墨博雅之能,自劉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閱也。
伯牙之珍,百世知音。
偉奇能之表表,本和樂之愔愔。
予嘗嘆太平之盛際,士大夫可以盡其好尚之心,盤薄時清,彷徉書淫。
彼何預于帝力,殆有類乎魚鳶在天淵,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薛道祖秘閣詩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薛道祖秘閣詩帖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岳珂。詩中表達了對于薛道祖秘閣所收藏的秘法書籍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詩詞以道教的修煉之道為背景,探討了文人墨客對于書法與繪畫的熱愛與追求。詩人認為自從淳化年間至崇觀年間,秘閣所珍藏的書籍已經非常豐富,但仍然有許多珍品未曾涉獵。他將劉米與道祖并稱,指出了自己對于翰墨文化的興趣和追求,同時也展示了對于伯牙琴音的向往。此外,詩人認為偉奇能者所表現出的才華是和音樂的和諧相統一的,這種和諧的境界讓他感到深深的贊嘆。
詩人在嘆息太平盛世的同時,也表達了士大夫們應該盡情追求自己的愛好與追求的心境。在安定的時代中,他們可以盡情追求自己的興趣,而不必為生計擔憂。然而,他也提到了盤薄之風,暗示了書籍泛濫和沉迷書本的現象。他認為這些人可能無法超越這種紙上談兵的境地,類似魚和鳶鳥在深淵和高空中各自追求自己的高深境界一樣。
這首詩詞以對道教修煉之道的贊美為主線,通過對書法、繪畫和音樂的討論,抒發了詩人對于文化藝術的追求和對于士大夫們追求自我興趣的期望。同時,詩人也對于書本泛濫和空談學問的現象提出了警示,呼吁人們要在追求高深境界的同時,注重實踐和真正的學習。
“彼何預于帝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ē dào zǔ mì gé shī tiē zàn
薛道祖秘閣詩帖贊
zhōng mì fǎ shū zhī jī, zì chún huà zhì yú chóng guān fù yǐ,
中秘法書之積,自淳化至于崇觀富矣,
ér wèi jiā bié yě.
而未加別也。
hàn mò bó yǎ zhī néng,
翰墨博雅之能,
zì liú mǐ dǎi yú dào zǔ zhe yǐ, ér wèi duō yuè yě.
自劉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閱也。
bó yá zhī zhēn, bǎi shì zhī yīn.
伯牙之珍,百世知音。
wěi qí néng zhī biǎo biǎo, běn hé lè zhī yīn yīn.
偉奇能之表表,本和樂之愔愔。
yǔ cháng tàn tài píng zhī shèng jì, shì dài fū kě yǐ jǐn qí hào shàng zhī xīn,
予嘗嘆太平之盛際,士大夫可以盡其好尚之心,
pán báo shí qīng, páng yáng shū yín.
盤薄時清,彷徉書淫。
bǐ hé yù yú dì lì, dài yǒu lèi hū yú yuān zài tiān yuān,
彼何預于帝力,殆有類乎魚鳶在天淵,
gè zì dé yǐ suì qí gāo shēn yě.
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
“彼何預于帝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