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言吾欲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言吾欲醉”全詩
來者或相問,耕焉安得堂。
為言吾欲醉,且去客無妨。
信有癡人夢,寧甘草徑荒。
分類:
《次韻七首》蘇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七首》是蘇泂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廢田為屋的情景,以及困士學習農耕的心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廢田為屋宇,
困士學農桑。
來者或相問,
耕焉安得堂。
詩詞開篇,描述了把農田改建為屋宇的情景。廢田代表了人們對農業的忽視,而將廢田改為屋宇則體現了人們對住房的需求和對農業的輕視。困士則是指那些貧困的士人,他們不得已學習農耕以維持生計。
其中的"廢田為屋宇"一句,反映了現實中農田被廢棄的現象,人們為了解決住房問題而將廢棄的耕地改建成房屋,這種情況對于農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困士學農桑"一句,表達了困士們不得已學習農耕技術以謀生的境況。這種情況反映了宋代社會中士人貧困的現實,不得不將學問與農耕結合,以求生計。
接下來的兩句"來者或相問,耕焉安得堂",描述了來訪者對困士的好奇和詢問,而困士則以耕田為回答,表明困士在農田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和安寧之處。這也暗示了農耕對于人們而言,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能夠給予人們心靈上的安慰。
"為言吾欲醉,且去客無妨"這兩句,表達了困士對于塵世煩擾的厭倦,他希望能夠醉心于農耕之中,也無妨離開繁華的客人,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最后兩句"信有癡人夢,寧甘草徑荒",表達了困士心中的憧憬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堅信自己的追求并不癡迷,而是對于一種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理想追求。寧愿選擇草徑荒涼,也不愿妥協于現實的瑣碎和束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廢田為屋、困士學農的情景,通過對比和反襯,表達了困士對于自由、寧靜和理想生活的向往。詩詞中融入了對農田和農耕的思考,以及對士人處境的關注,展現了宋代社會中農耕與文人生活的交融與沖突。
“為言吾欲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qī shǒu
次韻七首
fèi tián wèi wū yǔ, kùn shì xué nóng sāng.
廢田為屋宇,困士學農桑。
lái zhě huò xiāng wèn, gēng yān ān dé táng.
來者或相問,耕焉安得堂。
wèi yán wú yù zuì, qiě qù kè wú fáng.
為言吾欲醉,且去客無妨。
xìn yǒu chī rén mèng, níng gān cǎo jìng huāng.
信有癡人夢,寧甘草徑荒。
“為言吾欲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