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無賴更寒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根無賴更寒蛩”全詩
情知萬事終搖落,忍見霖林一葉紅。
分類:
《雜興四首》蘇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興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泂
滿地秋聲鼓吹同,
草根無賴更寒蛩。
情知萬事終搖落,
忍見霖林一葉紅。
【中文譯文】
秋天的聲音充滿了大地,鼓吹樂與它相伴,
草根低微的人們更加寒冷,就像寒蛩一般。
我們深知萬物終將凋零,
卻難以忍受看到一片紅葉在霖雨中孤獨地飄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泂創作的《雜興四首》之一,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人們對于生命無常和歲月流轉的感慨。
詩的第一句“滿地秋聲鼓吹同”,以秋天的聲音充滿大地為描寫,暗示著秋季的到來,同時也將鼓吹樂的聲音與秋天相聯系,給人一種莊重的氛圍。
接下來的一句“草根無賴更寒蛩”,通過草根無賴與寒蛩的形象比喻,表達了社會底層人們的困苦和寒冷。這里的“草根無賴”暗指社會底層的人們,他們生活貧困,處境艱難。而“寒蛩”則象征著他們在嚴寒中的艱辛。
接著的兩句“情知萬事終搖落,忍見霖林一葉紅”,揭示了人們對于生命無常的認知和對于歲月流轉的感慨。萬物終將凋零,生命的終點無法逃避,這是人們心中深切的感受。然而,當看到一片紅葉在霖雨中飄落時,卻難以忍受這種凋零的景象,似乎在詩人的內心深處激起了一種無奈和痛楚。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基調,通過對秋聲、草根和紅葉的描繪,表達了人們對于生活困苦和生命短暫的理解和感受。這種感嘆和思考,既是對生命的思考,也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體現了蘇泂對于人生與社會的深刻洞察。
“草根無賴更寒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sì shǒu
雜興四首
mǎn dì qiū shēng gǔ chuī tóng, cǎo gēn wú lài gèng hán qióng.
滿地秋聲鼓吹同,草根無賴更寒蛩。
qíng zhī wàn shì zhōng yáo luò, rěn jiàn lín lín yī yè hóng.
情知萬事終搖落,忍見霖林一葉紅。
“草根無賴更寒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