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驚電激語難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雷驚電激語難聞”全詩
回頭笑向張公子,終日思歸此日歸。
雪飐霜翻看不分,雷驚電激語難聞。
沿涯宛轉到深處,何限青天無片云。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郴口又贈二首》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郴口又贈二首》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作劍攢江寫鏡,
扁舟斗轉疾于飛。
回頭笑向張公子,
終日思歸此日歸。
雪飐霜翻看不分,
雷驚電激語難聞。
沿涯宛轉到深處,
何限青天無片云。
中文譯文:
山峰如劍聚攏在江水中,形成一片倒映的鏡面。
小舟在急速轉動中飛馳。
回頭望著張公子,微笑著,整日思念著回家的日子。
雪花紛飛,霜凍翻滾,難以辨別。
雷聲驚醒,電光激射,言語難以聽見。
沿著岸邊彎曲前行,一直到深處。
青天無云,沒有限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旅人在外漂泊的心情和對歸鄉的思念。詩中的山峰如劍,江水如鏡,形成了美麗的景色,而小舟在江水中飛馳,象征著旅人快速的離開。回頭時,旅人微笑著向張公子告別,表達了他對歸家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觀和狀況。雪花紛飛,霜凍翻滾,形容了嚴寒的天氣,使得視線模糊,無法辨別方向。雷聲和電光則增加了緊張和不安的氛圍,同時也隱喻了旅途中的艱難和危險。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旅人的心境和希望。旅人沿著河岸彎曲的道路前行,一直到深處,暗示著他的旅途漫長而曲折。然而,他相信沒有什么能限制他歸家的愿望,就像青天無云一樣,沒有任何阻礙。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旅人對家鄉的思念和渴望,以及面對困難和艱險時堅定的信念。它展示了韓愈在唐代文學中的才華和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力。
“雷驚電激語難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ēn kǒu yòu zèng èr shǒu
郴口又贈二首
shān zuò jiàn zǎn jiāng xiě jìng, piān zhōu dǒu zhuǎn jí yú fēi.
山作劍攢江寫鏡,扁舟斗轉疾于飛。
huí tóu xiào xiàng zhāng gōng zǐ, zhōng rì sī guī cǐ rì guī.
回頭笑向張公子,終日思歸此日歸。
xuě zhǎn shuāng fān kàn bù fēn, léi jīng diàn jī yǔ nán wén.
雪飐霜翻看不分,雷驚電激語難聞。
yán yá wǎn zhuǎn dào shēn chù, hé xiàn qīng tiān wú piàn yún.
沿涯宛轉到深處,何限青天無片云。
“雷驚電激語難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