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役何時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形役何時已”全詩
雁啼云背月,人語水邊村。
十月冬猶暖,三杯酒易昏。
悠悠信歸棹,今夜宿誰門。
分類:
《歸棹》蘇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棹》是蘇泂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歸棹》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船歸何時已,凄涼莫再談。雁啼云覆月,人語水邊村。十月冬仍溫,三杯酒易昏。悠悠信歸舟,今夜宿誰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秋夜,在這個夜晚,主人公歸船歸來,感受到了人間的凄涼。詩中以寥寥數語,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無常的思考和對歸途艱辛的感慨。他觸景生情地描述了雁鳴、云覆、人語等景象,從而勾勒出一幅蕭瑟的冬夜圖景。
賞析:
《歸棹》以簡練而凝練的筆觸,描繪了歸船的人在寒冷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孤寂和無助。首句“船歸何時已,凄涼莫再談”直接點明了詩的主題,以反問的形式表達了歸程的漫長和孤獨。接下來的兩句“雁啼云覆月,人語水邊村”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增加了詩歌的層次感和現實感。
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蘇泂用“雁啼”和“云覆月”來形容夜晚的寂靜和孤寂,給人一種凄美的感覺。而“人語水邊村”則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牽掛,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十月冬仍溫,三杯酒易昏。悠悠信歸舟,今夜宿誰門”通過“十月冬仍溫”這一意象,表達了主人公對家鄉的思念和溫暖的期待。而“三杯酒易昏”則突出了主人公因思鄉之情而酗酒的消遣方式。最后兩句以“悠悠信歸舟,今夜宿誰門”作為結束,給人一種回旋的感覺,也增加了詩歌的余韻。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的疑問和思考,以及對歸途的思念和對家鄉的溫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營造出了一種凄美的詩境,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念,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生活與歸宿的思考。
“形役何時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zhào
歸棹
xíng yì hé shí yǐ, qī liáng mò gèng lùn.
形役何時已,凄涼莫更論。
yàn tí yún bèi yuè, rén yǔ shuǐ biān cūn.
雁啼云背月,人語水邊村。
shí yuè dōng yóu nuǎn, sān bēi jiǔ yì hūn.
十月冬猶暖,三杯酒易昏。
yōu yōu xìn guī zhào, jīn yè sù shuí mén.
悠悠信歸棹,今夜宿誰門。
“形役何時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