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靈光只我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國靈光只我公”全詩
豈有文章高海內,獨將身世老山中。
丹頭躍筍分明異,梅萼含椒即漸紅。
千歲斯人要宗主,不妨留眼送歸鴻。
分類:
《壽陸放翁三首》蘇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壽陸放翁三首》是蘇泂創作的一組詩詞作品。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邊松坐石日從容,
故國靈光只我公。
豈有文章高海內,
獨將身世老山中。
譯文:
在邊境的松樹旁坐在石頭上,白天輕松自在。
國家的靈光只有我這位老者體會。
難道文章只有在國內才能得到高度贊譽?
我寧愿將自己的身世深藏于山野之中。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陸放翁的寧靜自得和對于身世和名利的淡漠態度。他選擇離開塵囂,隱居在山野之中,遠離世俗的紛擾。他認為,靈感和智慧不僅僅存在于文人雅士之中,自然山野也有自己的靈光。他不追求在社會上的聲名和地位,更看重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陸放翁的生活態度。他選擇了與邊松為伴,在石頭上坐下來,享受從容的時光。他認為自己是唯一體會到國家靈光的人,這里可能指的是大自然的美麗與智慧。詩人對于文學才能的評價持謹慎態度,他認為文章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海內的贊譽,而是更注重內心的追求和山野的寧靜。他以自己的身世和山野之老作為自己的歸宿,表達了對于名利的淡泊態度。整首詩以簡約的文字表達出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生活觀。
第二首:
丹頭躍筍分明異,
梅萼含椒即漸紅。
千歲斯人要宗主,
不妨留眼送歸鴻。
譯文:
紅色的頭頂像竹筍一樣崛起,顯得與眾不同。
梅花的花蕾含有香辣的味道,正在逐漸變紅。
千歲的身份令人尊敬,但也需要一個宗主。
不妨放眼送走遠行的大雁。
詩意:
這首詩以植物的形象隱喻人物的特點和命運。詩人用丹頭躍出的竹筍和含有椒辣味道的梅花,來比喻那些與眾不同的人物和他們的命運。紅色的頭頂象征著這些人物的獨特和突出,而梅花的花蕾則暗示著這些人物正在逐漸展露出自己的才華和潛力。詩人認為,這些千歲斯人(指高齡的賢人)需要一個宗主,可能指的是一個理想的統治者或有權勢的人物,來引領他們的才華和智慧,使之得到更好的發展。而詩人則鼓勵他們不妨放眼遠方,送走遠行的大雁,表示他們可以在遠方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賞析:
這首詩通過植物的形象隱喻了人物的特點和命運。紅色的頭頂和含有椒辣味道的梅花,形象地描繪了那些與眾不同的人物。詩人認為,這些人物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潛力,正逐漸展露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他們也需要一個宗主,一個有智慧和權勢的人物來引領他們的發展。詩人鼓勵這些人物放眼遠方,尋求更廣闊的發展機會,象征著他們應該有追求更高境界的勇氣和決心。
整體而言,這組詩詞展現了蘇泂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名利的淡泊態度。他選擇隱居山野,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同時也表達了對于那些與眾不同的人物的贊賞和鼓勵。這些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和隱喻手法,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故國靈光只我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lù fàng wēng sān shǒu
壽陸放翁三首
biān sōng zuò shí rì cóng róng, gù guó líng guāng zhǐ wǒ gōng.
邊松坐石日從容,故國靈光只我公。
qǐ yǒu wén zhāng gāo hǎi nèi, dú jiāng shēn shì lǎo shān zhōng.
豈有文章高海內,獨將身世老山中。
dān tóu yuè sǔn fēn míng yì, méi è hán jiāo jí jiàn hóng.
丹頭躍筍分明異,梅萼含椒即漸紅。
qiān suì sī rén yào zōng zhǔ, bù fáng liú yǎn sòng guī hóng.
千歲斯人要宗主,不妨留眼送歸鴻。
“故國靈光只我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