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半朝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陰雨半朝歸”全詩
風光連日直,陰雨半朝歸。
不見紅球上,那論彩索飛。
惟將新賜火,向曙著朝衣。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寒食直歸遇雨》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直歸遇雨》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食時看度,春游事已違。
風光連日直,陰雨半朝歸。
不見紅球上,那論彩索飛。
惟將新賜火,向曙著朝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寒食節時的景象。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清明節前一天,人們會到野外踏青游玩。然而,詩中的主人公卻因為遇到了雨天,無法繼續春游。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春游的遺憾和對雨天的不滿,同時也傳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寒食節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的熱切期待。以下是對詩中各句的賞析:
1. "寒食時看度,春游事已違。" 詩人以寒食節作為詩的開頭,點明了詩的主題。"看度"指的是欣賞春天的景色,然而由于天氣不好,春游的計劃已經取消,詩人對此表示遺憾。
2. "風光連日直,陰雨半朝歸。" 描述了連續幾天都是陰雨天氣,給人們的春游帶來了困擾。"風光連日直"表示連續多天的美好風景,"陰雨半朝歸"則描繪了陰雨天氣中人們提前返回家的情景。
3. "不見紅球上,那論彩索飛。" 紅球指的是風箏,而彩索指的是彩色的飛線。在雨天中,風箏無法放飛,彩色的飛線也無法在空中飛舞。這句表達了人們因為雨天無法放飛風箏的遺憾。
4. "惟將新賜火,向曙著朝衣。" 這句話意味著人們只能待在家中,點燃新賜的火,代表溫暖和希望,期待著早晨的曙光到來。"向曙著朝衣"表示人們準備好穿上朝服,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春游的遺憾和對雨天的不滿,同時也透露出對春天的期待和希望。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被雨水洗滌的寒食節日氛圍中,展現了對春天美好的向往。
“陰雨半朝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zhí guī yù yǔ
寒食直歸遇雨
hán shí shí kàn dù, chūn yóu shì yǐ wéi.
寒食時看度,春游事已違。
fēng guāng lián rì zhí, yīn yǔ bàn cháo guī.
風光連日直,陰雨半朝歸。
bú jiàn hóng qiú shàng, nà lùn cǎi suǒ fēi.
不見紅球上,那論彩索飛。
wéi jiāng xīn cì huǒ, xiàng shǔ zhe cháo yī.
惟將新賜火,向曙著朝衣。
“陰雨半朝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