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愛山中飯糲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愛山中飯糲粗”全詩
庸庸隨物例多福,皦皦出塵良易污。
填海誰憐精衛苦,移山可笑此翁愚。
鳴鐘鼎食不知愛,卻愛山中飯糲粗。
分類:
《嘲解十首》王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嘲解十首》是宋代詩人王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方圣時平諫諍無,
子胡不善效轅駒。
庸庸隨物例多福,
皦皦出塵良易污。
填海誰憐精衛苦,
移山可笑此翁愚。
鳴鐘鼎食不知愛,
卻愛山中飯糲粗。
詩意:
《嘲解十首》這首詩詞表達了王邁對于時代現象和人們的價值取向的嘲諷和反思。他借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隱喻,揭示了人們的愚昧和錯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一系列形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時代風氣和人們行為的深刻觀察。首先,作者提到了"方圣時平諫諍無",指出在一個平庸的時代,沒有人敢于直言不諱地諫言和抗議,這種無聲的服從對于社會的發展并不利。
接著,作者以"庸庸隨物例多福"和"皦皦出塵良易污"來形容人們的價值觀念。他指出人們追求物質享受,追逐虛榮和功名,而忽視了內心的真正追求和精神層面的提升。這種庸俗和膚淺的追求使得人們的心靈變得骯臟和沉淪。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填海和移山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追求不切實際目標的嘲諷。作者認為,這種愚蠢的追求是可笑的,人們應該更加珍惜和關注現實中的真實需求和價值。
最后,作者以"鳴鐘鼎食不知愛,卻愛山中飯糲粗"作為結尾,諷刺了人們對于表面的虛榮和功利的熱衷,而忽視了真正重要的事物。他呼吁人們應該更加關注內心的追求和精神的充實,而不是追逐一時的享受和虛幻的成功。
通過對于時代現象和人們價值觀念的尖銳批判,王邁在《嘲解十首》中展現了他對于社會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這首詩詞以獨特的意象和隱喻,道出了作者對于時代價值迷失和人們盲目追求的憂慮,同時也呼喚著人們應該從內心出發,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意義。
“卻愛山中飯糲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jiě shí shǒu
嘲解十首
fāng shèng shí píng jiàn zhēng wú, zi hú bù shàn xiào yuán jū.
方圣時平諫諍無,子胡不善效轅駒。
yōng yōng suí wù lì duō fú, jiǎo jiǎo chū chén liáng yì wū.
庸庸隨物例多福,皦皦出塵良易污。
tián hǎi shuí lián jīng wèi kǔ, yí shān kě xiào cǐ wēng yú.
填海誰憐精衛苦,移山可笑此翁愚。
míng zhōng dǐng shí bù zhī ài, què ài shān zhōng fàn lì cū.
鳴鐘鼎食不知愛,卻愛山中飯糲粗。
“卻愛山中飯糲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