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逢干作保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以逢干作保身”全詩
瑾為苦語攻尋蔡,銓出危言忤老秦。
此事古來曾有樣,如今天下幾無人。
西山夫子深窮理,能以逢干作保身。
分類:
《嘲解十首》王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嘲解十首》是宋代作家王邁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孤士每蒙丞相嗔,
人心不泯是非真。
瑾為苦語攻尋蔡,
銓出危言忤老秦。
詩詞的中文譯文:
孤士常常遭受丞相的責備,
人們的心意并未消失,是非之道仍然真切。
(瑾)以辛辣的言辭抨擊蔡京,
(銓)出言不遜冒犯了老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代社會中的一些現實問題和王邁自己的處境。詩中提到了孤士和丞相,反映了社會上權力與勢力的斗爭。孤士代表了普通人,經常受到丞相(代表權貴)的責備和壓迫。然而,詩人認為人們的心意并沒有完全被扭曲,對是非依然保持著真實的認知。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瑾和銓,他們是兩位歷史上的重要人物。瑾代表了批評者,用尖銳的言辭抨擊了官員蔡京。而銓則是冒犯了權貴老秦,說出了危險的言辭。這表明在古代和現代一樣,批評權貴和揭露真相都是有風險的,但這種勇氣和正直的人越來越少見。
最后兩句描述了西山夫子(指老師、學者)的深度窮困和他如何以逢迎權貴的方式來保全自己。這反映了當時士人為了避免滅頂之災,常常不得不迎合權貴的意愿,保全自身的生存。這也暗示了社會的黑暗和不公。
《嘲解十首》通過對社會現象的嘲諷和批評,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對真理、正義的追求。它揭示了權力斗爭、言論自由和道德觀念的問題,并表達了詩人對于個體自由和人性真實性的渴望。
“能以逢干作保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jiě shí shǒu
嘲解十首
gū shì měi méng chéng xiàng chēn, rén xīn bù mǐn shì fēi zhēn.
孤士每蒙丞相嗔,人心不泯是非真。
jǐn wèi kǔ yǔ gōng xún cài, quán chū wēi yán wǔ lǎo qín.
瑾為苦語攻尋蔡,銓出危言忤老秦。
cǐ shì gǔ lái céng yǒu yàng, rú jīn tiān xià jǐ wú rén.
此事古來曾有樣,如今天下幾無人。
xī shān fū zǐ shēn qióng lǐ, néng yǐ féng gàn zuò bǎo shēn.
西山夫子深窮理,能以逢干作保身。
“能以逢干作保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