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出城門蹋青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暫出城門蹋青草”全詩
應須韋杜家家到,只有今朝一日閑。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游城南十六首》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城南十六首·出城》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開城門,踏上青草,遠遠望見春山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暫出城門蹋青草,
遠于林下見春山。
應須韋杜家家到,
只有今朝一日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韓愈離開城門,遠離喧囂的市區,來到郊外的田野上,踏著青翠的草地。他遠遠地眺望著春天的山巒,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與文人韋莊和杜牧一起共享這樣的寧靜時光,只有在這樣的一天里能夠感受到一切的寧靜和閑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離開城市,遠離塵囂,來到自然環境中的情景。詩人用"蹋青草"來形容自己踏上青翠的草地,展示了一種親近自然的愉悅感。"遠于林下見春山"表達了詩人遠離城市,眺望遠處的山巒,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愿望。
詩的最后兩句"應須韋杜家家到,只有今朝一日閑"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和韋莊、杜牧等文人一起共享這樣的寧靜時光。"應須"表示期望,"家家到"表示每個家庭都能夠共同體驗。只有在這樣的一天里,詩人才能夠盡情地感受到寧靜和閑適。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閑適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韓愈追求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以及對詩歌創作和文人交流的渴望。這首詩詞在唐代文學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代表了韓愈早期抒情與田園風格的詩歌創作。
“暫出城門蹋青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chéng nán shí liù shǒu
游城南十六首
zàn chū chéng mén tà qīng cǎo, yuǎn yú lín xià jiàn chūn shān.
暫出城門蹋青草,遠于林下見春山。
yīng xū wéi dù jiā jiā dào, zhǐ yǒu jīn zhāo yī rì xián.
應須韋杜家家到,只有今朝一日閑。
“暫出城門蹋青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