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花格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明花格天”全詩
江平拖霧縠,山遠帶霜鉛,景好輒作畫,心間連得篇。
泛舟隨暮靄,明月冷浮川。
分類:
作者簡介(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過下花》陽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下花》是宋代詩人陽枋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色,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藝術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情感體驗。
詩詞以迤邐曲折的句子開篇,描述了水中的魚兒在花叢中游動的情景,給人一種自由自在、舒展的感覺。接著,詩人以清明的天空為背景,形容江面平靜,輕霧繚繞,山巒遙遠,微霜點綴,展現了春季的寧靜和美麗。
詩人以筆觸寫景,將所見所感化為藝術創作的源泉。每一幅美景都成為他心靈的畫卷,每一首詩都是情感的表達。這種藝術創作的靈感源于景物之美,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愉悅。
隨著船只在江面上徐徐漂行,夜幕逐漸降臨。皎潔的明月映照在寒冷的江水上,給人一種靜謐、凄美的感受。詩人通過這幅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的凝視和沉思,也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融為一體。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鮮明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心靈的陶冶。讀者在賞析這首詩時,不僅可以欣賞到自然的美,還能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與美好。
這首詩的翻譯如下:
《過下花》
迤邐的魚兒穿行在花叢中,
清明的天空下,花朵如格子般排列。
江面平靜,拖著輕霧,
遙遠的山巒披上微霜的鉛色。
美景激發了我的繪畫欲望,
我的心靈與景色相連。
在暮色中,泛舟在江上,
明亮的月光寒冷地浮在川面上。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陽枋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細膩,他以詩意的方式將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展現了自然之美與心靈的共鳴。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寧靜與美好,也可以從中體味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
“清明花格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xià huā
過下花
yí yǎn yú jiān dì, qīng míng huā gé tiān.
迤衍魚監地,清明花格天。
jiāng píng tuō wù hú, shān yuǎn dài shuāng qiān,
江平拖霧縠,山遠帶霜鉛,
jǐng hǎo zhé zuò huà, xīn jiān lián dé piān.
景好輒作畫,心間連得篇。
fàn zhōu suí mù ǎi, míng yuè lěng fú chuān.
泛舟隨暮靄,明月冷浮川。
“清明花格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