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將衰病入瀧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仍將衰病入瀧船”全詩
潮陽未到吾能說,海氣昏昏水拍天。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題臨瀧寺》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臨瀧寺》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知不覺已經離開了家五千里,
盡管我身患衰病,仍然踏上了瀧船。
望著潮陽從未到達,我也能從中感受到,海氣籠罩,水擊擊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韓愈離開家鄉之后的旅行場景和心情。詩人在疾病侵襲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踏上了瀧船,開始了漫長的旅途。他對離開家鄉的漫漫路途和陌生環境的感受,以及身體上的困擾都在詩中表達出來。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和感受,表達了詩人韓愈在離家旅行中感到的孤獨、陌生和困難。詩人通過運用“潮陽未到吾能說,海氣昏昏水拍天”這樣樸素而深入的描寫手法,將自然景物與自己的內心感受相連結。這表明詩人對外界的感知與自身情感的融合,使得整首詩具有一種深沉的詩意。
《題臨瀧寺》以其簡練的描寫和情感的真摯感染了許多讀者。詩人在詩中傳達了一個人在陌生環境下的無助和孤獨感,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理想的執著和堅持。詩詞中的意境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使得這首詩成為唐代一部重要的作品。
“仍將衰病入瀧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ín lóng sì
題臨瀧寺
bù jué lí jiā yǐ wǔ qiān, réng jiāng shuāi bìng rù lóng chuán.
不覺離家已五千,仍將衰病入瀧船。
cháo yáng wèi dào wú néng shuō, hǎi qì hūn hūn shuǐ pāi tiān.
潮陽未到吾能說,海氣昏昏水拍天。
“仍將衰病入瀧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