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休傍耳邊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鷓鴣休傍耳邊啼”全詩
客淚數行先自落,鷓鴣休傍耳邊啼。
兼金那足比清文,百首相隨愧使君。
俱是嶺南巡管內,莫欺荒僻斷知聞。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晚次宣溪,辱韶州張端公使君惠書敘別酬以絕句二章》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次宣溪,辱韶州張端公使君惠書敘別酬以絕句二章》是唐代韓愈寫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詩人韓愈在韶州與張端公分別時的心情。以下是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韶州南去接宣溪,
云水蒼茫日向西。
客淚數行先自落,
鷓鴣休傍耳邊啼。
兼金那足比清文,
百首相隨愧使君。
俱是嶺南巡管內,
莫欺荒僻斷知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韓愈從韶州與張端公分別的場景和心情。詩人在韶州與張端公告別后,向南前往接宣溪。他望著遙遠的云和水,感到世事變幻,時光匆匆流逝。眼淚不禁滴下,鳥兒也不再在耳邊啼鳴。詩人對于辭章才能不如張端公,覺得自己的作品失色,與之相比相形見絀。他感到愧對張端公向他贈送的百首佳作。最后,詩人韓愈以巡視嶺南的經歷告誡人們,不要輕視偏遠地區,那里也有著豐富的文化和美麗的風景。
賞析:
這首詩以韓愈自己的身份和經歷寫下了他與張端公的別離之情。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述了自己心情的起伏和對張端公的敬仰之情。“客淚數行先自落,鷓鴣休傍耳邊啼。”這兩句以詩人的內心感嘆表現了自己感傷離別之情。通過表達自己對自身才華的估量,展示出對張端公才華的高度敬重。最后通過嶺南巡視的經歷,表明了對偏遠地方和文化的重視和敬畏之情。這首詩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深情而又含蓄。詩人自居地位不高,把整個詩集中于別離之情,清雋脫俗,給人以豐神繼絕的感覺,是韓愈晚年詠懷詩的典型作品之一。
“鷓鴣休傍耳邊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ì xuān xī, rǔ sháo zhōu zhāng duān gōng shǐ jūn huì shū xù bié chóu yǐ jué jù èr zhāng
晚次宣溪,辱韶州張端公使君惠書敘別酬以絕句二章
sháo zhōu nán qù jiē xuān xī, yún shuǐ cāng máng rì xiàng xī.
韶州南去接宣溪,云水蒼茫日向西。
kè lèi shù xíng xiān zì luò, zhè gū xiū bàng ěr biān tí.
客淚數行先自落,鷓鴣休傍耳邊啼。
jiān jīn nà zú bǐ qīng wén, bǎi shǒu xiàng suí kuì shǐ jūn.
兼金那足比清文,百首相隨愧使君。
jù shì lǐng nán xún guǎn nèi, mò qī huāng pì duàn zhī wén.
俱是嶺南巡管內,莫欺荒僻斷知聞。
“鷓鴣休傍耳邊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