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和平長自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康樂和平長自飫”全詩
背擁藍屏半天碧,面對參差橫架山。
徑草蒙頭云覆屋,泉甘土肥似盤谷。
劍峰林密杳無邊,綿峽潭深幽莫燭。
有鮮可吃食可茹,康樂和平長自飫。
有時拂石弄泉聲,有時策仗登山去。
山中日沈山月出,巖暝林晦總佳適。
平石如臺倚山隈,淮擬茅間讀叫易。
尚論古人得我心,商傳周姜漢子陵。
好共栽桃艷長春,卻恐漁父來相尋。
分類:
作者簡介(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云山避地》陽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云山避地》是陽枋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依山茅屋兩三間,與世相遺盡日間。
在山腳下有幾間茅屋,與世隔絕,整日都沉浸在寧靜中。
背擁藍屏半天碧,面對參差橫架山。
背靠著藍天,蔚藍的天空延伸至半天,面對著參差不齊的山峰。
徑草蒙頭云覆屋,泉甘土肥似盤谷。
小徑上長滿草,被云霧覆蓋的屋頂,泉水甜美,土地肥沃,如同盤谷一般。
劍峰林密杳無邊,綿峽潭深幽莫燭。
劍峰高聳,森林茂密,看不到盡頭,綿延無邊;峽谷和潭水深邃,幽暗得像沒有燈光一樣。
有鮮可吃食可茹,康樂和平長自飫。
這里有新鮮的食物可供食用,有豐盛的美食,享受安康和平,長久地滿足。
有時拂石弄泉聲,有時策仗登山去。
有時候拂動石頭,發出泉水的聲音,有時候手持仗策,攀登山嶺。
山中日沈山月出,巖暝林晦總佳適。
在山中,太陽落山,月亮升起,巖石陰暗,樹林昏暗,一切都非常宜人。
平石如臺倚山隈,淮擬茅間讀叫易。
平坦的石頭就像一座臺階,依偎在山腳下,仿佛是在淮河邊上的茅屋里讀叫易。
尚論古人得我心,商傳周姜漢子陵。
還在贊嘆著古人所獲得的智慧和心靈的安寧,提到商紂傳說中的周姜和劉邦的陵墓。
好共栽桃艷長春,卻恐漁父來相尋。
喜歡一起種植桃花,讓春天更加美麗,但擔心被漁父發現而打擾。
這首詩詞《云山避地》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環境幽靜的山居景象。詩人以山居為依托,與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對安寧、和諧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山水、屋舍和自然景物的細節,傳遞了恬靜宜人的氛圍,展現了山居生活的樂趣和對自然的熱愛。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主線,情感與景物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寧靜、舒適的山居意境,給人以安逸和愉悅之感。
“康樂和平長自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n shān bì dì
云山避地
yī shān máo wū liǎng sān jiān, yǔ shì xiàng yí jǐn rì jiān.
依山茅屋兩三間,與世相遺盡日間。
bèi yōng lán píng bàn tiān bì, miàn duì cēn cī héng jià shān.
背擁藍屏半天碧,面對參差橫架山。
jìng cǎo méng tóu yún fù wū, quán gān tǔ féi shì pán gǔ.
徑草蒙頭云覆屋,泉甘土肥似盤谷。
jiàn fēng lín mì yǎo wú biān, mián xiá tán shēn yōu mò zhú.
劍峰林密杳無邊,綿峽潭深幽莫燭。
yǒu xiān kě chī shí kě rú, kāng lè hé píng zhǎng zì yù.
有鮮可吃食可茹,康樂和平長自飫。
yǒu shí fú shí nòng quán shēng, yǒu shí cè zhàng dēng shān qù.
有時拂石弄泉聲,有時策仗登山去。
shān zhōng rì shěn shān yuè chū, yán míng lín huì zǒng jiā shì.
山中日沈山月出,巖暝林晦總佳適。
píng shí rú tái yǐ shān wēi, huái nǐ máo jiān dú jiào yì.
平石如臺倚山隈,淮擬茅間讀叫易。
shàng lùn gǔ rén dé wǒ xīn, shāng chuán zhōu jiāng hàn zǐ líng.
尚論古人得我心,商傳周姜漢子陵。
hǎo gòng zāi táo yàn cháng chūn, què kǒng yú fù lái xiāng xún.
好共栽桃艷長春,卻恐漁父來相尋。
“康樂和平長自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