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他入塞帝巴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愿他入塞帝巴乾”全詩
莫愁客里黃花負,只恐尊前白日殘。
喜得賜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
豐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攜肯作難。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出郊再用韻賦三解》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郊再用韻賦三解》是一首寫景抒懷的宋代詩詞,作者是吳潛。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大頭皮捉出官,轉頭重九又看看。
莫愁客里黃花負,只恐尊前白日殘。
喜得賜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
豐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攜肯作難。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九月的景象,以及詩人對自己境況和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人首先描述了老大頭(指秋天的頭部,即秋天的現象)逐漸顯現,接著他又回頭一看,意味著他對這個景象產生了興趣和留戀。接下來,詩人表達了他的憂愁,擔心自己在家中的功名利祿已經消逝,而在官場上白日逐漸殘落。然而,詩人欣喜地獲得天子的封賜,使自己的憂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希望他能夠在塞外的帝巴乾地區有所作為。最后,詩人以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攜肯作難的形象表達了他對豐收年景和美好未來的期盼和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調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運用了各種意象和象征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老大頭皮捉出官的描寫,形象地表現了秋天的到來,給人一種逐漸變涼的感覺。轉頭重九又看看,表達了詩人對這個景象的關注和留戀,意味著他對歲月的流轉有所思考。莫愁客里黃花負,只恐尊前白日殘,通過黃花和白日的比喻,詩人抒發了對自己功名和時光消逝的擔憂之情。喜得賜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表達了詩人對帝王恩賜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豐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攜肯作難,通過喜色和一笑的形象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豐收年景和美好未來的愿望和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感受,通過各種象征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未來的思考和期盼,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愿他入塞帝巴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jiāo zài yòng yùn fù sān jiě
出郊再用韻賦三解
lǎo dà tóu pí zhuō chū guān, zhuǎn tóu chóng jiǔ yòu kàn kàn.
老大頭皮捉出官,轉頭重九又看看。
mò chóu kè lǐ huáng huā fù, zhǐ kǒng zūn qián bái rì cán.
莫愁客里黃花負,只恐尊前白日殘。
xǐ de cì fēng tiān suì xī, yuàn tā rù sāi dì bā gān.
喜得賜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
fēng nián xǐ sè méi jiān shàng, yī xiào xiāng xié kěn zuò nán.
豐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攜肯作難。
“愿他入塞帝巴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