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絆晴絲柳絮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鵲絆晴絲柳絮乾”全詩
此時此景此中意,付與仙翁一餉閒。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和劉右司見寄六絕一律》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劉右司見寄六絕一律》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春日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隨遇而安的態度。
詩詞中的"鵲絆晴絲柳絮乾,金沙玉李斗開顏"描繪了春天的景色。"鵲絆晴絲柳絮乾"形象地描繪了晴朗的天空中飛舞的細絲和柳絮,給人一種輕盈、飄逸的感覺。"金沙玉李斗開顏"則形容了花朵的燦爛和奪目的美麗,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喜悅和生機。
詩詞的第三句"此時此景此中意"表達了詩人對眼前景色的感慨和贊嘆。詩人身臨其境地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心中充滿了對自然的贊美之情。通過這句話,詩人將自己與這個時刻、這個景色和這個意境融為一體,傳達出對自然美的深深感受。
最后兩句"付與仙翁一餉閒"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隨遇而安的態度。詩人將自己的感悟和賞析奉獻給仙翁,意味著他將這份欣賞和感受化作一種心靈的饋贈,以求得寧靜和閑適的生活。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日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豁達與從容。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春天的美麗畫面,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傳達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對美的獨特感受,使讀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詩人內心的寧靜。同時,詩人對生活的隨遇而安的態度也給人以啟示,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平淡生活的獨特品味。
“鵲絆晴絲柳絮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iú yòu sī jiàn jì liù jué yī lǜ
和劉右司見寄六絕一律
què bàn qíng sī liǔ xù gān, jīn shā yù lǐ dòu kāi yán.
鵲絆晴絲柳絮乾,金沙玉李斗開顏。
cǐ shí cǐ jǐng cǐ zhòng yì, fù yǔ xiān wēng yī xiǎng xián.
此時此景此中意,付與仙翁一餉閒。
“鵲絆晴絲柳絮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