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占處士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煩占處士星”全詩
閱世已頭白,看山猶眼青。
誰能環北轍,那更徙南溟。
歸計天須許,煩占處士星。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和劉右司見寄六絕一律》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劉右司見寄六絕一律》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閱世已頭白,看山猶眼青。
誰能環北轍,那更徙南溟。
歸計天須許,煩占處士星。
中文譯文:
我家坐落在碧云邊,其中有一座最高的亭子。
我已經閱世多年,頭發已經白了,但對于美麗的山景仍然心生向往。
我想知道誰能夠環繞北方的轍跡,或者更進一步去往南方的遼闊海洋。
歸家的決心應該得到上天的批準,我懇請占卜神秘的星象來預示我的歸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吳潛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山水的眷戀和對歸家的渴望之情。詩人描述了他家所在地碧云邊的美景,特別提到了一座最高的亭子,意味著詩人家鄉的地勢高峻,風景秀麗。詩人自稱頭發已經白了,說明他已經年老,但對于山景的熱愛依然如年輕時一般,他的眼睛依然閃爍著青春的光芒。
詩中"環北轍"和"徙南溟"表達了詩人追求更廣闊天地的愿望,他希望有人能夠環游整個北方,或者更進一步去南方的遼闊海洋,尋找更加壯麗的風景。這里的"環北轍"和"徙南溟"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追求理想和遠大抱負的倡議。
最后兩句"歸計天須許,煩占處士星"表達了詩人向天祈求,希望上天能夠允許他回到故鄉,回歸家庭。他懇請處士星占卜他的命運,預示他何時能夠實現歸心。
整首詩情感深沉,通過描繪家鄉美景、表達對遠方的向往和對歸家的期盼,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家園的眷戀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神秘的星象來抒發情感,給人以廣闊、超然的感受。
“煩占處士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iú yòu sī jiàn jì liù jué yī lǜ
和劉右司見寄六絕一律
wǒ jiā bì yún pàn, zhōng yǒu zuì gāo tíng.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yuè shì yǐ tóu bái, kàn shān yóu yǎn qīng.
閱世已頭白,看山猶眼青。
shuí néng huán běi zhé, nà gèng xǐ nán míng.
誰能環北轍,那更徙南溟。
guī jì tiān xū xǔ, fán zhàn chǔ shì xīng.
歸計天須許,煩占處士星。
“煩占處士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