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客坐中應不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客坐中應不欠”全詩
可圣可賢桑落酒,不寒不暖菊花天。
吐吞湖海酎金兕,批判煙云揮玉蟬。
此客坐中應不欠,逢場何惜一跫然。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登延慶佛閣用出郊韻三首》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延慶佛閣用出郊韻三首》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其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遠峰近嶂似環連,擁翠排青到面前。
在遠處的山峰和近處的山嶺宛如環繞相連,郁郁蔥蔥的綠色一直延伸到眼前。
可圣可賢桑落酒,不寒不暖菊花天。
這是一個兼具圣賢品質的地方,能夠在這里盡情享受美酒,不冷也不熱,仿佛置身于盛開的菊花之間。
吐吞湖海酎金兕,批判煙云揮玉蟬。
酒杯中倒滿了湖海,金色的杯子里盛滿了美酒,仿佛吞噬了整個湖海。揮動玉制的蟬翼,批判著煙云之間的虛幻。
此客坐中應不欠,逢場何惜一跫然。
在這里坐著的客人應該不會有什么遺憾,當遇到一個機會時,又何必吝嗇一次機會的腳步聲呢。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上延慶佛閣,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山峰和山嶺環繞,綠意盎然,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品味著美酒,享受著菊花盛開的天地。詩中的“湖海”和“金兕”象征著豐富的美酒,而“煙云”和“玉蟬”則代表著虛幻與精神飛揚。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此時此地的滿足和對機遇的珍惜,讓人感受到一種豁達、灑脫的心境。
整首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通過山水、花酒的對比,以及對人生態度的表達,展示了作者豪邁的情懷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客坐中應不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yán qìng fú gé yòng chū jiāo yùn sān shǒu
登延慶佛閣用出郊韻三首
yuǎn fēng jìn zhàng shì huán lián, yōng cuì pái qīng dào miàn qián.
遠峰近嶂似環連,擁翠排青到面前。
kě shèng kě xián sāng luò jiǔ, bù hán bù nuǎn jú huā tiān.
可圣可賢桑落酒,不寒不暖菊花天。
tǔ tūn hú hǎi zhòu jīn sì, pī pàn yān yún huī yù chán.
吐吞湖海酎金兕,批判煙云揮玉蟬。
cǐ kè zuò zhōng yīng bù qiàn, féng chǎng hé xī yī qióng rán.
此客坐中應不欠,逢場何惜一跫然。
“此客坐中應不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