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種因緣都是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種因緣都是結”全詩
萬種因緣都是結,一花根蒂幾曾殘。
祖師曾誓瘡膿壞,講主能參屎橛乾。
石碩麻油攤樹上,得來元不見難難。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菩提只在攝心官,
日觀元同月觀看。
萬種因緣都是結,
一花根蒂幾曾殘。
祖師曾誓瘡膿壞,
講主能參屎橛乾。
石碩麻油攤樹上,
得來元不見難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修行者在修煉中的一種領悟和感悟。詩中使用了佛教的修行隱喻,將菩提、攝心、因緣等概念引入其中,表達了人們在思考生命和人生意義時的思考和感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佛教的修行理念為主題,通過運用比喻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吳潛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和領悟。
首先,菩提只在攝心官,表達了修行者通過專注于自身內心的修行,才能獲得菩提的智慧和境界。
接著,日觀元同月觀看,暗示了修行者應該通過日常的觀察和思考,去認識生命的本質和真相。
萬種因緣都是結,一花根蒂幾曾殘,表達了一切事物都是由種種因緣所構成,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朵花,也有著復雜的因果關系,在這種因緣中,萬物相互交織、相互依存。
祖師曾誓瘡膿壞,講主能參屎橛乾,這兩句詩可能是以夸張和諷刺的手法,暗指修行中的困境和磨難。祖師誓愿要去治愈瘡瘍,但結果卻是壞了,而普通的修行者卻能夠參悟到屎橛的真諦,意味著修行者能夠從人生的苦難中領悟到更深層次的道理。
最后兩句,石碩麻油攤樹上,得來元不見難難,可能是在描述一種修行者的境界。石碩麻油本是一種昂貴的財富,而攤在樹上,則意味著修行者對物質的無欲無求,追求內心的平靜和清凈。得來元不見難難,表示修行者所得到的境界和智慧,并不是通過外在的努力和追求,而是在內心的修煉中獲得的,這是一種難以言傳的境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佛教的修行隱喻和修辭手法,表達了吳潛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和領悟,強調了修行者通過內心的修煉和覺察,可以獲得對生命和世界本質的理解和領悟。
“萬種因緣都是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yòng chū jiāo yùn shì yán qìng lǎo sān shǒu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
pú tí zhī zài shè xīn guān, rì guān yuán tóng yuè guān kàn.
菩提只在攝心官,日觀元同月觀看。
wàn zhǒng yīn yuán dōu shì jié, yī huā gēn dì jǐ céng cán.
萬種因緣都是結,一花根蒂幾曾殘。
zǔ shī céng shì chuāng nóng huài, jiǎng zhǔ néng cān shǐ jué gān.
祖師曾誓瘡膿壞,講主能參屎橛乾。
shí shuò má yóu tān shù shàng, de lái yuán bú jiàn nán nán.
石碩麻油攤樹上,得來元不見難難。
“萬種因緣都是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