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付別腸寧怕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酒付別腸寧怕窄”全詩
頗聞秩秩玳筵展,莫遣匆匆銀燭殘。
酒付別腸寧怕窄,詩由廣舌不憂乾。
老夫孤坐三更月,欲往從之良獨難。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聞同官會碧沚用出郊韻三首》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同官會碧沚用出郊韻三首》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沚堂前瞰水官,只應喚作玉壺看。
頗聞秩秩玳筵展,莫遣匆匆銀燭殘。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宴會的場景。堂前的碧沚水官,被詩人形容得如同玉壺一般美麗。聽說盛開的酒宴上,玳瑁飾品熠熠生輝,不要讓匆忙的銀燭燃盡。
酒付別腸寧怕窄,詩由廣舌不憂乾。
老夫孤坐三更月,欲往從之良獨難。
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他并不害怕飲酒后別人的指責,因為他能夠通過廣博的口才表達自己的情感,不用擔心詩詞會干涸。然而,雖然他渴望參加這樣的宴會,但由于某種原因,他只能獨自坐在寂靜的夜晚,難以與他人共享這樣的歡愉。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的盛景和詩人內心的孤獨感,展現了對歡樂和交流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際交往和音樂酒宴的向往與無奈,呈現出一種深情而苦澀的詩意。
“酒付別腸寧怕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tóng guān huì bì zhǐ yòng chū jiāo yùn sān shǒu
聞同官會碧沚用出郊韻三首
bì zhǐ táng qián kàn shuǐ guān, zhǐ yīng huàn zuò yù hú kàn.
碧沚堂前瞰水官,只應喚作玉壺看。
pō wén zhì zhì dài yán zhǎn, mò qiǎn cōng cōng yín zhú cán.
頗聞秩秩玳筵展,莫遣匆匆銀燭殘。
jiǔ fù bié cháng níng pà zhǎi, shī yóu guǎng shé bù yōu gān.
酒付別腸寧怕窄,詩由廣舌不憂乾。
lǎo fū gū zuò sān gēng yuè, yù wǎng cóng zhī liáng dú nán.
老夫孤坐三更月,欲往從之良獨難。
“酒付別腸寧怕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