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臺風日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臺風日迥”全詩
事隨憂共減,詩與酒俱還。
放意機衡外,收身矢石間。
秋臺風日迥,正好看前山。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和仆射相公朝回見寄》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仆射相公朝回見寄》中文譯文:
盡瘁年將久,公今始暫閑。
事隨憂共減,詩與酒俱還。
放意機衡外,收身矢石間。
秋臺風日迥,正好看前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寫給好友仆射相公的一首寄語詩。詩中表達了韓愈對朋友百憂解脫之喜悅和對朋友增進興趣、培養情趣的期盼。
首句“盡瘁年將久,公今始暫閑”表達了朋友長時間盡心努力工作的狀態,但現在終于放下了一些繁重的事務,有一些暫時的閑暇。
接著,“事隨憂共減,詩與酒俱還”表達了朋友憂愁的事情也隨之減少,同時詩和酒這些曾經陪伴的消遣之物又回來了,這給人一種歡愉的感覺。這句詩意味深長,反映了作者韓愈重視友情和娛樂的態度。
接下來兩句“放意機衡外,收身矢石間。秋臺風日迥,正好看前山”表達了放松心情,遠離麻煩和打擾,同時喜歡享受大自然之美。這里的“機衡”是指官場壓力重重的疲憊生活,而“矢石”則指戰火紛飛之中的危險環境。通過描述秋天的景色,表達了欣賞山色的興趣,也暗示了對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友情、閑暇和自然之美的渴望和頌揚,同時也體現了唐代文人對于官場壓力的煩惱和對自由人生的向往。
“秋臺風日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ú yè xiàng gōng cháo huí jiàn jì
和仆射相公朝回見寄
jìn cuì nián jiāng jiǔ, gōng jīn shǐ zàn xián.
盡瘁年將久,公今始暫閑。
shì suí yōu gòng jiǎn, shī yǔ jiǔ jù hái.
事隨憂共減,詩與酒俱還。
fàng yì jī héng wài, shōu shēn shǐ shí jiān.
放意機衡外,收身矢石間。
qiū tái fēng rì jiǒng, zhèng hǎo kàn qián shān.
秋臺風日迥,正好看前山。
“秋臺風日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