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戲何妨小屈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禽戲何妨小屈伸”全詩
退步自應行步穩,識心安用捧心顰。
又看桃板迎新歲,定是蒲輪訪舊人。
粒粒金丹分二百,祝公丈六現金身。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同前》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前》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寂喧相去幾由旬,
禽戲何妨小屈伸。
退步自應行步穩,
識心安用捧心顰。
又看桃板迎新歲,
定是蒲輪訪舊人。
粒粒金丹分二百,
祝公丈六現金身。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寂靜和喧囂相對的狀態為開篇,表達了作者與他人之間的距離。禽鳥在嬉戲,舒展身體,作者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即無論是寂靜還是喧囂,不妨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去面對。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在生活中的進退之間的思考。作者認為,自己雖然在退步,但也能保持步履穩定。這種穩定的前行是自然而然的,與心境息息相關。作者認為,心境安寧時,內心的追求才能得到實現,就像捧起心來般珍視。
接著,詩詞描繪了桃花盛開的景象,迎接新的一年,暗示著歲月的更迭。蒲輪是一種古代的交通工具,作者以此來表示自己拜訪舊友的意愿,展現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祝福。金丹是道教中的一種煉丹術語,象征著極高的境界。將金丹分為兩百粒,是對友人祝福的一種形象化描述。祝公丈六則是對友人的稱呼,現金身則是指友人身體健康長壽的祝愿。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運用隱喻,詩詞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以祝福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良好祝愿。
“禽戲何妨小屈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qián
同前
jì xuān xiāng qù jǐ yóu xún, qín xì hé fáng xiǎo qū shēn.
寂喧相去幾由旬,禽戲何妨小屈伸。
tuì bù zì yīng xíng bù wěn, shí xīn ān yòng pěng xīn pín.
退步自應行步穩,識心安用捧心顰。
yòu kàn táo bǎn yíng xīn suì, dìng shì pú lún fǎng jiù rén.
又看桃板迎新歲,定是蒲輪訪舊人。
lì lì jīn dān fēn èr bǎi, zhù gōng zhàng liù xiàn jīn shēn.
粒粒金丹分二百,祝公丈六現金身。
“禽戲何妨小屈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