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承當直下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直下承當直下了”全詩
直下承當直下了,有何佛祖有何傳。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代為大川重說偈言》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為大川重說偈言》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代替大川重復誦讀偈言,
無流派、無來源,無拘無束。
簡陋的食物填飽了肚子,粗糙的衣衫御寒。
直接面對種種困境,直面逆境,
是否有佛祖的存在,是否有傳承?
這首詩詞的詩意較為深遠。首先,詩人通過“代替大川重復誦讀偈言”來表達自己超越個體的意愿,他試圖以自己的聲音來傳達一種普世的智慧和真理,超越了特定的流派和傳統。同時,他認為這種智慧不依賴于特定的源頭,它是普遍存在的,不受拘束和限制。
其次,詩中描述了詩人的生活狀態。他生活簡樸,吃著簡陋的食物填飽肚子,穿著粗糙的衣衫御寒。這種樸素的生活方式強調了他對物質享受的超越,他不為外在的物質條件所束縛,更關注內心的追求和精神的富足。
最后,詩人直面困境,勇敢地面對逆境。他問自己是否有佛祖的存在,是否有傳承。這里的佛祖可以理解為智慧和信仰的象征,詩人在困惑和困境中尋求答案,并在自己的聲音中尋求真理的傳承。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詩人超越世俗、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心境。詩人表達了對物質享受的超越,強調內心精神的富足。同時,他直面逆境,尋求智慧和傳承的答案。這首詩詞在表達個體追求超越和智慧的同時,也呼喚人們對內心世界的關注和反思。
“直下承當直下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wéi dà chuān zhòng shuō jì yán
代為大川重說偈言
wú liú wú pài yì wú yuán, lì shí chōng jī nà yù hán.
無流無派亦無源,糲食充饑衲御寒。
zhí xià chéng dāng zhí xià le, yǒu hé fó zǔ yǒu hé chuán.
直下承當直下了,有何佛祖有何傳。
“直下承當直下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