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戶外故人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來戶外故人疎”全詩
賀監本家明與越,扁舟來訪問何如。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口占酬翁處靜》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口占酬翁處靜》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年來在戶外與故人疏遠的遺憾之情,以及對新詞的自嘲和自省。詩人表達了對故人漸行漸遠的惋惜之情,同時也表現了對自身才情和文學創作的自我反思。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年來戶外故人疎,
慚愧新詞解起予。
賀監本家明與越,
扁舟來訪問何如。
詩詞以描寫詩人與故人疏遠的情景開篇,描述了多年來與故人的交往逐漸疏遠,令詩人深感遺憾。接著,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自己對新詞的理解和創作的羞愧之情,認為自己的才華尚未能夠媲美賀監、本家明與越等文學大家。最后兩句則表達了扁舟來訪的期望,詢問扁舟的到來是否能夠解答自己的疑惑和困惑。
這首詩詞通過對詩人與故人疏遠以及自身文學創作的反思,抒發了對失去友誼和對個人才華的自省之情。詩中的口吻自嘲而不失自信,展現了詩人對自身不足的認識,同時也流露出對未來的期待和努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考,呈現出一種淡泊而坦然的詩意。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巧妙地運用了自嘲和自省的手法,通過對失去友誼和文學成就的反思,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糾結和追求。詩中的情感真摯而深沉,通過幾句簡短的文字,傳遞出了詩人對友情和才華的珍視,并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努力。整個詩詞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一種樸實而深刻的感受。
“年來戶外故人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ǒu zhàn chóu wēng chù jìng
口占酬翁處靜
nián lái hù wài gù rén shū, cán kuì xīn cí jiě qǐ yǔ.
年來戶外故人疎,慚愧新詞解起予。
hè jiàn běn jiā míng yǔ yuè, piān zhōu lái fǎng wèn hé rú.
賀監本家明與越,扁舟來訪問何如。
“年來戶外故人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